
圖:今年是九一八事變爆發94周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人民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序幕。圖為民眾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新華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將「台灣有事」與「存亡危機事態」掛鈎,暗示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野心膨脹,瘋狂對外侵略擴張,犯下滔天罪行,所謂「存亡危機」正是其慣用藉口。高市涉台謬論不是逞一時口快,她上台前與一幫日本極右翼勢力打得火熱,讓沉浸於帝國舊夢的歷史復辟主義者把她當作「最理想的首相人選」。高市上台後接連拋出提前完成防衛費增額目標、設立「國家情報局」、放寬武器出口規則、修訂「安保三文件」、討論修改「無核三原則」等論調,盡顯日本右翼政客欲重走軍國主義老路的邪惡與冒險本質。高市的狂言和軍事擴張設想,罔顧法理和歷史事實,從根本上否定日本遵循和平憲法、作為和平國家的發展道路,暴露「戰爭國家的醜惡嘴臉」,國際社會須高度警惕。\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2015年,在日本民眾強烈抗議聲浪中,日本國會強行通過安倍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案。這份法案將「存亡危機事態」定義為「發生針對與日本關係密切國家的武力攻擊事態,並因此威脅到日本的存亡;國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權利存在被徹底顛覆的明顯危險的事態」。然而,台灣是中國的台灣,其地位問題早在1945年隨着抗戰勝利徹底解決。採取何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完全統一,完全是中國人自己的事。高市將台灣問題與日本「存亡危機事態」聯繫起來,荒謬至極,駭人聽聞。
「存亡危機」作幌 日本犬食他國
為了滿足自身犬食他國、擴張領土的野心和慾望,日本政客歷史上曾多次拋出「存亡危機論」,並以此為藉口,大舉興兵,侵犯鄰國。
1894年,日本以「朝鮮內亂危及日本安全」為藉口,突然襲擊中國海軍,挑起甲午戰爭。戰後通過《馬關條約》掠奪台灣和澎湖列島,並索取巨額賠款。1931年,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九一八事變」,反誣中國軍隊襲擊日軍,以「自衛權」為藉口侵佔中國東北。隨後,日本將東北稱為「日本的生命線」,對殖民掠奪進行粉飾。1937年,日本又聲稱策劃華北自治等侵略行為是「日本生存的必要措施」,隨後發動「七七事變」,導致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除了在中國國土上以「存亡危機」為由肆意挑起一場場血戰,在對俄對美時,日本同樣故伎重施。1904年,日本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擴張渲染為「安全威脅」,偷襲旅順港,引發日俄戰爭。這場戰爭使日本獲得了在中國東北南部的殖民特權,進一步擴大其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1941年,日本又藉口「帝國的存續瀕臨危殆」,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這場戰爭使太平洋地區成為主戰場,東南亞各國相繼被日本侵佔,當地民眾遭受殘酷屠殺與奴役。
國人應從國家利益出發 勿被日本迷惑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向大公報記者說:「雖然我們不主張民族復仇,也不主張西方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但是我們始終要對日本心存警惕。一方面,我們要始終從國家利益出發,正常看待和處理中日關係。另一方面,我們永遠不要對日本心存幻想,更不要被日本所迷惑。」
「日本是一個非常虛偽、極度擰巴的社會。」沈逸說,明明是人情淡薄,卻要裝出一幅人情冷暖的樣子,明明是奉行社會達爾文主義,卻要故作人道主義的姿態,明明跟整個世界已經幾近脫節,卻要裝出自己非常先進的樣子。可以說,日本的「裝」和「騙」是深入骨髓、習以為常的。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教授劉江永向《大公報》說,高市早苗的涉台錯誤言論完全無視且公然推翻《中日聯合聲明》基本承諾。「高市早苗的言論背後還有一個假定場景,那就是如果美軍干預台海,日本一定會作為美軍最得力的幫兇、打手,出現在和中國對峙的戰場上。」
「高市早苗的涉台狂言不僅嚴重干涉了中國內政,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方最嚴峻的挑釁,更已觸犯到了中日兩國關係的底線紅線。」劉江永表示,高市早苗必須收回錯誤言論,深刻反省,改弦更張。中國就高市狂言及日本反華勢力發出的強烈譴責和嚴正抗議,反映了14億中國人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