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無法失去「中國製造」,特朗普關稅政策令美國商界和民眾深受其害,怨聲載道。圖為美國民眾手持標語,在紐約舉行大規模遊行集會,抗議特朗普政府的多項政策。\新華社
中美日內瓦高層經貿會談12日達成「超預期」成果,雙方取消91%的加徵與反制關稅,並暫停24%的「對等關稅」90天,為貿易戰按下暫停鍵。美國彭博社首席經濟學家安娜.黃指出,暑期銷售季的迫近是美方迅速讓步的關鍵,「為避免暑期美國出現物資短缺,美國政府得在5月初盡快在關稅上與中國達成一致」。
有分析指出,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失去「中國製造」,必須付出沉重代價。美國商界和民眾深受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之害,怨聲載道:「與中國經貿『脫鈎』,美國還有活路嗎?」看看美國國內商品價格漲漲漲等事實,就明白為何美國政府會迅速「眨眼」了。\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
消費者與家庭
中產淪為關稅戰「人質」
家庭主婦:嬰兒車價格飆升300美元
一位美國家庭主婦表示,沃爾瑪、家得寶等美國主要零售商銷售的烤麵包機、自行車等很多商品都有「中國製造」標籤。「我還關注到美國嬰兒用品價格近期出現了大幅上漲。」從5月初開始,全美最暢銷的UPPAbaby嬰兒車價格從899美元飆升至1200美元,還有部分品牌的嬰兒車和汽車安全座椅的價格已分別漲了100美元和50美元。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的嬰兒車和安全座椅佔美國市場的60%以上,維持高關稅無疑將增加美國家庭育兒成本。
中產律師:冷凍蔬菜代替新鮮食材
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實施的關稅措施致使物價水平短期內大幅攀升3%。這意味着每個美國家庭平均每年要承受4900美元的購買力損失。當前美國消費者所面臨的平均關稅稅率已高達28%,刷新了自1901年以來的歷史紀錄。
波士頓的律師艾米麗發現,全家每周食品開支從200美元漲到270美元。她改用冷凍蔬菜替代新鮮食材,取消孩子的夏令營計劃。像她這樣的中產階級本是全球化受益者,如今卻淪為關稅戰的「人質」。
數據顯示,中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佔美國進口的10.5%,維持高關稅,將侵蝕中產階級生活品質。
購車者:美國將失去一切
美國政府對進口鋼鋁和汽車加徵關稅幾乎影響到所有美國家庭。菲茨傑拉德住在哈德遜河谷地區,每天到紐約市一家劇場上班開車往返160公里。她在2015年購買的一輛日本汽車已經行駛超過30萬公里,需要換一輛新車。菲茨傑拉德擔憂關稅政策會在美國國內引發價格上漲、消費減少、企業裁員和經濟低迷等連鎖反應。她表示,關稅帶來的長期影響將非常糟糕,「美國將失去世界上的所有夥伴」。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鋼材出口佔美國進口鋼材的7.5%,若維持高關稅,將推高汽車製造成本,增加消費者購車費用。
服務業與零售
「所有人都要花更多錢,沒人受益」
二手店老闆:關稅把所有人逼瘋了
美國人的衣櫥裏98%的衣服和99%的鞋都是進口的。特朗普關稅政策實施後,服裝和鞋類的價格短期內將分別大幅上漲65%和87%。大量消費者因為商品價格上漲湧入二手交易市場。
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市中心一家服飾類二手店老闆Curlis注意到,近期越來越多顧客到他的店裏購物,且年齡層次各異。消費者戴維告訴媒體,他現在會更加推薦去選購二手商品,因為真的可以節約很多錢。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服裝和鞋類出口額達490億美元,佔美國進口份額的35%,關稅導致價格飆升,消費者轉向二手市場。
玩具店老闆:5美元玩具一下子漲到10元
美國菲尼克斯市玩具店老闆表示,原本5美元的玩具輕輕鬆鬆就漲到10美元。小企業主傑夫.格雷厄姆認為,「現在所有東西都在漲價,商品、食品……什麼都漲。這會影響到每一個人的生意。」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玩具出口佔美國市場的78%,維持高關稅將重創美國小型玩具店。
車房老闆:維修費用持續上漲
在新澤西州經營一家家庭式汽車修理店的布賴恩.齊利托說,包括電池等在內的很多汽車零部件需要進口,關稅可能會影響自己和客戶。「所有人都要花更多錢。這不是什麼好事,沒人從中受益。」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達170億美元,佔美國進口份額的14.5%,維持高關稅將使維修成本上升。
日用品生產商:成本上升不得不提價
寶潔公司表示,美國新關稅迫使其在2025年前3個月價格同比上漲1%的基礎上再次提價。聯合利華在2025年第一季度將價格平均上調了1.7%,聯合利華總裁費爾南多表示,其乳製品、可可和棕櫚油等商品價格正在上漲,且由於美國政府徵收的新關稅,其美容產品的進口包裝和一些原料成本也可能上升。雀巢也表示,今年前3個月,其產品價格上漲了2%。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的包裝材料和化工原料佔美國進口份額的18%,關稅上升將導致美容產品和日化用品生產成本增加,加劇美國消費者生活負擔。
數字經濟與電商
「付出代價的是美國消費者和本土商家」
電商平台:不得不調高商品價格
關稅問題的負面效應已從實體產業向數字經濟領域蔓延,對亞馬遜、Meta、Pinterest等電商及社交媒體平台的業績預期構成系統性擾動。美國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SmartScout追蹤了自4月9日以來亞馬遜平台上漲價的930種商品,平均漲價幅度達到29%。
亞馬遜首席執行官安迪.賈西指出,美國消費者極有可能成為更高關稅成本的承擔者,不得不面對更昂貴的商品價格。
數據顯示,中國製造的消費電子和家居用品佔亞馬遜平台銷售的38%,維持高關稅,將重創電商消費者信心。
網點店主:生意難做
新澤西州的珍.加西亞在電商平台億貝上運營一個小型網店。
她說:「我經常給我的孩子們買中國製造的玩具。加徵關稅後,很可能要花更多錢。我在億貝上賣的很多東西也都是中國製造。」「關稅正在傷害小企業,也讓進口商品變得更貴。為此付出代價的是我們這些美國消費者和本土商家。」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出口消費品中37%通過電商平台銷售,關稅推高價格,將影響小型電商經營者。
製造業與物流
「港口應對不了時而中斷時而恢復的變化」
鋼鐵行業:利潤空間所剩無幾
次級金屬加工業,特別是鋁製品和鋼鐵製品行業,成為這場關稅戰的重災區。
關稅成本的傳導速度遠遠超過產品提價能力,導致這些行業深陷困境。
例如,鋁窗框製造商需要消化高達6%的原料成本上漲,但終端售價的提升幅度卻僅為2%,這無疑是對其利潤空間的巨大擠壓。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鋁製品出口佔美國進口份額的9.5%,關稅升高導致美製造業成本激增。
製藥業:原料斷供風險驟增
製藥業同樣遭受了雙重打擊。一方面,10%的關鍵進口關稅使得生產成本驟升1%;另一方面,全球原料斷供的風險更是對供應鏈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數據顯示,中國對美製藥原料出口佔美國進口量的24%,關稅加劇了藥品價格上漲。
航運公司:港口失去了往日繁忙
受關稅戰影響,位於洛杉磯的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失去了以往的繁忙,港口鮮有大型海運船舶,公路上集裝箱卡車也少了許多。
航運諮詢公司韋斯普奇海事的首席執行官拉爾斯.延森表示:「港口是按照穩定的貨物流量來設計的,應對不了這種時而中斷、時而恢復的運量變化。」
數據顯示,中國港口處理的對美集裝箱出口佔全球份額的29%,維持高關稅將使中美航運市場低迷。
快遞公司:裁員盈警陸續有來
快遞業巨頭UPS表示要撤回財務指引,並宣布計劃在2025年全年裁員2萬人。該公司表示:「鑒於當前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公司不會對之前發布的全年綜合展望提供任何更新。」
數據顯示,中國物流總額佔全球25%,維持高關稅將導致中美物流鏈斷裂,影響美國快遞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