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款式各異的彝繡產品受到遊客和消費者的歡迎。
在國際知名的米蘭時裝周T台上,與模特一同展示自己設計作品的金瑞瑞身着一身彝繡服飾,眼裏透着自信的光。金瑞瑞是雲南楚雄的一名彝族繡娘,也是彝族服飾的第八代傳承人。「我們的彝繡在世界舞台上展示,受到國外許多服裝品牌的關注,讓我覺得非常驕傲,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文化自信。」
金瑞瑞是楚雄一名土生土長的彝族姑娘,彝繡對她來說,是小時候媽媽繡在衣服上美麗的馬纓花。「小時候放學後寫完作業,我就幫着媽媽繡花做衣服,而媽媽的繡花技藝,是外婆教會的。」金瑞瑞說,到了她這一代,這門手藝已經在她家傳承了八代。
20多年前,金瑞瑞母親開了當地第一家彝繡作坊,第二年金瑞瑞回到家鄉開啟了返鄉創業夢。「製作傳統民族服飾,讓古老技藝走向市場,甚至走向國際」,金瑞瑞突破傳統的彝繡設計模式,在繡品中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作品受到市場認可,2018年公司年產值超過500萬元人民幣。
米蘭時裝周之後,外國公司開始和她們接觸洽談,金瑞瑞還與一家英國服裝品牌簽訂了訂單,把彝繡元素應用到他們的服裝上。「這不僅是楚雄近6萬名繡娘新的機會,更是我們民族文化、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金瑞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