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富民產業/不斷技術革新 一葉紫菜富萬家

時間:2024-07-23 04:03:38來源:大公报

  圖:霞浦特產紫菜。\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攝

  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裏那抹霞浦海邊味道香濃的紫菜嗎?雖然只有短短4分鐘的亮相,卻使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霞浦紫菜」一夜之間聞名於海內外。霞浦縣是中國南方最早養殖紫菜的地區,2009年,霞浦縣被授予「中國紫菜之鄉」稱號。如今,紫菜已成為霞浦縣的富民產業,形成了科學育苗、海上養殖等完整的紫菜產業發展鏈條。

  「霞浦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及獨有的水溫、水質條件,皆適於紫菜生長,並造就了霞浦紫菜爽口、滑嫩的口感。」霞浦縣宣傳部的湯淑娜介紹道,每年霞浦漁民都會在淺海區架起毛竹枝。紫菜在竿上生長時,在海邊經過充足的日曬。漲潮時,紫菜苗則浸入海水之中,充分吸收養分。近年來,當地通過先進技術與設備引進,實現了機械化紫菜採摘,隨着育苗、養殖技術的不斷革新,霞浦紫菜的產業發展步伐越邁越大,成為當地海洋經濟的支柱產業。

  廣袤的灘塗就像一塊畫布,退潮的海水畫出了虎皮狀的紋理,種植海帶和紫菜的竹竿以及養殖小海鮮的圍堰,則描摹着形如甲骨文的生動曲線。「我小時候會躲在晾曬紫菜的竹席下面,很好玩,不過可能會被爸爸罵……」湯淑娜回憶起過去和家人的生活,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霞浦紫菜,是一種情感的紐帶,連接着霞浦人民與這片充滿生機活力的土地。

  紫菜生產在霞浦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古時,當地居民就憑藉他們對潮汐的了解與判斷開始了紫菜養殖。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如今霞浦人民注重生態保護的意識。在霞浦,代際傳承的海產品養殖知識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構成了霞浦獨特的文化景觀。霞浦紫菜產業的故事,展現出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海洋文化畫卷。\大公報實習記者馬見穎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