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特 稿/中國首架滑翔機 命名「大公報號」

時間:2024-05-18 04:03:38來源:大公报

  圖:1939年,《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出席了「大公報號」滑翔機的飛行活動。

  「一戰」後,航空力量越來越成為決定戰場勝敗甚至關乎國力興衰的關鍵因素。1930年代,中國掀起了「航空救國」運動,大公報也開展了募捐活動。各界讀者踴躍義捐。

  1937年,大公報利用這筆資金,委託飛行先驅韋超代購滑翔機。韋超1934年由廣西航空學校選送到英國學習飛機設計與製造,1936年返國途中看到德國興起的滑翔運動,大受觸動,遂留德學習,以報效祖國,抵禦外侮。

  韋超從德國購買一架H-17型滑翔機,經越南、廣西,輾轉運至成都。1939年10月、11月,韋超相繼在成、渝做飛行表演。大公報總編輯張季鸞出席相關活動,這架H-17被命名為「大公報號」,成為中國第一架大型滑翔機。當年11月19日《大公報》刊登記者徐盈的文章《萬人歡躍看滑翔》:「這時正有幾隻老鷹在天空翱翔,大家驚訝那滑翔機長長的翅膀竟是老鷹模樣。萬人歡躍看滑翔,不禁起了一片歡呼聲,那沒有發動機的鐵鳥忽的離開了教練機,在霧氣裏,下落而又上升,並作翻筋斗表演,博得了山城全體觀眾的喝彩。」

  之後,大公報專門開設副刊《滑翔園地》,向廣大讀者介紹滑翔知識。這也是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以滑翔為主題的專業副刊。1941年4月4日,中國滑翔總會在重慶成立。《大公報》刊發《青年飛上天去》的文章,慷慨疾呼:「航空普及了,自然產生傑出人才。中國的青年都要飛上天去,這是國家的命運所繫,也是青年的幸福。」\馬浩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