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效應」在理論上是否真的具有解壓效果呢?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首席心理專家、浙江昊夢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王翠芳給出了肯定答覆。她表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遠離壓力源,切換場景,有利於積極情緒的產生。「『快樂因子』多巴胺關係着積極情緒,適當增加多巴胺能讓人感到快樂與幸福,而『壓力激素』皮質醇關係着消極情緒,皮質醇過高會導致疲勞、易怒、抑鬱、焦慮。」王翠芳介紹,「在短時間內從一個場景轉移到另外一個場景能夠幫助我們恢復由於長時間緊張工作、集中注意力而帶來的認知疲勞,這種行為稱為『注意力轉移』,注意力的轉移會引起激素變化。」
王翠芳說,大自然會讓人身心愉悅,人可以放下雜念,清空思緒,這在心理學角度叫做「正念冥想」,相當於給大腦做了一次按摩。「借助自然環境的影響,或是運動、吃甜食、聽音樂等方式都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王翠芳表示,「要及早調節情緒,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目前,AI技術的發展為預防心理疾病提供了技術支持。借助AI技術,我們推出了一款心理智能感應預警系統,系統通過智能採集器採集人體脈搏波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後得到心率變異性參數,結合個人性別、年齡等基礎信息,經過心理情緒算法計算分析和心理情緒大模型比對,最後能得出被測人員心理狀態並給出預警。」\大公報記者連慜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