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23范長江行動 香港傳媒學子中原行之6/國產鋰電池原料 打破日本壟斷

時間:2023-07-07 04:03:36來源:大公报

  圖:學子們在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了解製作新材料的原料。/大公報實習記者陳詩琦

  「大開眼界啊,沒想到這些材料能應用到這麼多領域。」6月29日,在參訪完位於河南焦作的龍佰集團以及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後,「2023范長江行動中原行」的學子不禁發出驚嘆。以往鋰電池原關鍵原料六氟磷酸鋰生產技術一直以來被日本等國壟斷,而多氟多經過幾萬次的實驗,成功實現六氟磷酸鋰的國產化,在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朝陽產業領域有了一席之地,產品供應所有主流廠商,並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產銷量位居全球前二。/大公報實習記者肖峰輝、張鈺梓、吳世怡、徐春敏焦作報道

  在龍佰集團參訪過程中,「氯化法」是豫港兩地學子從龍佰集團監事會主席張海濤口中聽到最多的一個詞。

  原來,鈦白粉的傳統製造方法「硫酸法」會對環境帶來巨大的傷害,龍佰集團為此研製出「氯化法」工藝取代傳統方法,減低對環境的污染。生產鈦白粉時,「氯化法」不同於傳統的「硫化法」,這項技術工藝路線短、自動化程度高、「三廢」(廢氣、廢水、廢渣)排放量小、能源消耗低,是中國鈦白粉行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產業鏈合作 廢物資源化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綠色新材料研發領域同樣有自己的「不傳之秘」,豫港學子走進河南省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終於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多氟多開創了獨特的氟資源綜合利用體系,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對原料和廢棄物進行再生利用,開發綠色產品,注重資源化。這些綠色新材料已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塗料、鋰電池生產等領域,並逐漸走進千家萬戶。

  為實現綠色生產,突破技術難關,解決「卡脖子」問題,龍佰集團與多氟多公司付出了艱辛的努力與巨大的投入。豫港學子在參觀採訪過程中了解到,龍佰集團擁有大型沸騰氯化技術、航空用轉子級海綿鈦製備技術等三大破解「卡脖子」難題的技術,不斷突破國外封鎖與壟斷,取得行業領先地位,如今公司鈦白粉產能、海綿鈦產能雙雙躍居全球第一位。

  昔遭日企白眼 如今出口日本

  在多氟多實地參訪時,豫港學生在與行政負責人梁鴻軍的交流中了解到多氟多突破「卡脖子」難題背後的故事。六氟磷酸鋰作為鋰電池電解液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生產技術一直以來被日本等國壟斷。上世紀90年代,多氟多董事長李世江到日本三菱化工訪問時,提出合作開發的意向,但卻被日方企業拒絕。日方認為,中國企業根本做不出如此精細、高端的產品。

  「那個時候日本壟斷技術,所以有話語權,可以制約我們,這就是真正的『卡脖子』。」梁鴻軍向學生們解釋道。回國後,李世江立志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面對未知的風險,經過幾萬次的實驗,終於在2006年生產出2克高純度的晶體六氟磷酸鋰,實現了六氟磷酸鋰生產「從0到1」的突破,並逐漸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並且產業化的六氟磷酸鋰供應商。「那時候大家的激動無以言表,每個人都覺得不可能攻克的技術竟然被我們突破了!」

  此後,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多氟多在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應用上,遠遠趕超日本。如今公司已經擁有年產5.5萬噸晶體六氟磷酸鋰的生產能力,客戶涵蓋所有主流廠商,並出口韓國、日本等國家,產銷量位居全球前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