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二十大奮進新時代/灣區建設「四個新」 創造全國11%GDP

時間:2022-10-20 04:25:36來源:大公报

  圖:10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聞中心舉行集體採訪。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出席,介紹代表團學習討論二十大報告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圖為分會場。\中新社

  10月19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三場集體採訪,邀請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代表團新聞發言人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介紹了廣東代表團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情況,並在答記者問時用「四個新」總結了粵港澳大灣區取得的新成效,以不到1%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約11%的經濟總量。他表示,廣東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攜手港澳推動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大公報記者 張帥北京報道

  張虎介紹,廣東團共有代表68名,其中26名來自生產和工作一線。連日來,代表們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一致表示完全贊成和擁護報告。他表示,將攜手港澳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

  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

  2022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3周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引起海內外強烈反響。張虎指出,面對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廣東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與港澳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積極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

  張虎表示,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四個新」。一是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是10.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21年躍升到12.6萬億元,以不到1%的國土面積創造出全國約11%的經濟總量。目前在大灣區有世界500強企業24家、高新技術企業5.7萬家,大灣區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二是科技創新邁出新步伐。「我們加快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張虎說,加強三地科技創新協同,將大灣區內地1萬多台大型科學儀器面向港澳開放,與港澳建立聯合實驗室20多個,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三年排名全球第二。

  港口吞吐量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

  三是軟硬聯通取得新進展。硬聯通方面,建成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誌性工程,積極推進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基本形成了「1小時生活圈」。大灣區機場旅客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軟聯通方面,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聚焦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比如對港澳企業商事登記實現「一網通辦」「一天辦結」,現在已有1萬多家港澳企業通過便利途徑實現登記備案,還有31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獲得內地註冊執業資格。

  四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取得新成效。目前,在橫琴合作區內工作的境內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雙15%」稅收優惠政策順利落地。前海制度創新成果顯著,在全國複製推廣案例65項。南沙開發開放的各項政策措施陸續出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