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興城本土企業生產泳衣在中國國際泳裝展上亮相。\大公報記者宋偉攝
南方持續的高溫酷熱天氣,戲水消暑成為不少國人新選擇。與此同時,歐美多國也在同樣經受高溫「烤」驗。隨着大批遊客湧向海邊,國產泳裝銷售市場不斷升溫。在中國三大泳裝生產基地之一的遼寧興城,全球每賣出四件泳衣,就有一件產自於此。一些品牌方攜手名師尋創作靈感,憑藉時尚設計、過硬質量以及有保證的供貨期,興城泳裝在歐美發達國家走俏,布局全球140餘個國家和地區。\大公報記者宋偉 遼寧報道
二十多年前,張東元從北京回到老家葫蘆島興城,跟親戚借了五萬塊錢,在當地的一個小作坊裏開始了做泳裝的創業生涯。當時在很多人看來,生產泳裝並不是一個大眾產業,很難有長遠發展,但見多識廣的張東元卻義無反顧投身其中。創業初期,張東元與許多內地泳裝企業一樣,基本是靠給國外知名品牌做代工廠。雖然企業越辦越好,但他意識到,沒有自己的品牌,企業的發展會越來越難。2008年,張東元開始在海外創立自己的品牌並收購外國品牌,靠走差異化路線,逐漸在美國和西歐等發達國家佔有一席之地。
併購海外品牌 打開歐美市場
「今年上半年,我們生產的泳裝僅出口額就超過3500萬元,主要銷往美國和西歐。」斯達威泳裝超級產業園董事長張東元說,「我們新款泳裝的發布,與巴黎時裝周基本保持同步。」走在國際流行前沿的時尚設計,正是興城泳裝獲得海外高端客戶青睞的制勝法寶。
從洛杉磯、邁阿密、紐約,到地球另一端的馬德里、法蘭克福、巴黎,張東元把中國自主品牌的高端泳裝實體店幾乎開遍了歐美國家主要城市。「這些實體店,平均每個月能賣出去10萬套泳裝,特別受外國顧客歡迎。」
在興城,德容製衣、斯達威共同出資480萬美元併購美國英蓋爾公司,久隆泳裝出資300萬美元併購韓國銀和榮株式會社,隨後又併購了美國先驅服裝設計公司……為了向國際品牌看齊,不少興城本地泳裝企業不斷併購海外品牌,提高研發能力以及知名度。興城市泳裝行業協會秘書長于淑芹說,如今80%的興城泳裝企業都有自主品牌。自主品牌多、研發設計能力強是興城泳裝得以獲得國外高端客戶認可的主要原因。
辦國際泳裝展 樹行業話語權
隨着中國創意力量和消費活力在國際舞台愈發具有話語權,近年來,中國泳裝產業也在通過多種舉措走上升級之路,而不只是勞動密集程度高和對外依存度較大的「泳裝之鄉」。
自2011年起每年8月份,在遼寧興城舉辦的中國國際泳裝展,是繼美國邁阿密泳裝展、法國巴黎內衣沙灘裝展之後,在中國舉辦的最具規模的國際化泳裝年度會展。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的泳裝展將在8月16日繼續以雲展的方式拉開帷幕。除了來自內地89個城市的621家企業及獨立設計師參展,也吸引了歐美發達國家的客商在雲端尋求商機。「中國的泳裝產品因其較強的創新能力、可靠的質量、有保證的供貨期,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大的競爭力。」某德國企業負責人這樣評價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比堅尼小鎮」興城已擁有范德安、小桃泳衣、凱迪龍、奧德卡、三奇等著名本土品牌。其中總部位於上海的范德安泳裝,年銷售額已經超越了澳洲的速比濤和法國的阿瑞娜等國際一線泳裝品牌。
如今,以興城泳裝產業為基礎編製的中國泳裝產業發展指數、創新時尚指數和外貿景氣指數每個季度都要發布。「邁向全國乃至世界泳裝產業的標準制定者和產業發展『風向標』就是興城泳裝產業的未來目標。」于淑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