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企業:物流不暢 生產受阻

時間:2022-06-14 04:25:12來源:大公报

  圖:在西安某高速收費站,工作人員對市外行程車輛進行查驗。\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銷售人員出去難,材料貨物運輸受影響,生意確實不好做。」今年40歲的袁先生,是陝南一家小型加工企業的負責人,自2020年以來,由於周邊省份局部疫情不斷,也使得當地疫情防控格外謹慎,特別是運輸業的受阻,也讓袁先生時常為企業的正常生產捏了一把汗。「希望各地交通部門能真正做到互聯互通,隨着疫情的變化而適當調整運輸業的政策,以確保更多的中小型企業生產的輪子能持續快速轉起來。」

  袁先生的企業所在區域與湖北和河南接壤,這也讓當地實行了最為嚴格的防控政策。「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很配合。但久而久之,生產生活受到了影響,大家才發現,防疫一旦過度就會變成雙刃劍。」而讓袁先生最頭疼的是,現在企業雖然一直在正常運營,但手腳總並沒有被完全放開。

  銷售人員被困外地

  「2020年其實並沒有感到什麼,從2021年開始,總是會感到強烈的危機感。」袁先生告訴記者,正是因為自己的企業小,所以客戶和貨源方向較為單一,而這最容易受疫情所困。「去年河南和西安疫情的爆發,這兩個方向的物流幾乎停滯了,我們一半的生意也停了下來。」為了打開困局,從今年2月開始,袁先生幾乎將所有的銷售人員都派出去了,赴河北、山西、北京等地拓寬銷路,然而局部疫情的突然出現,不僅談好的生意實施不了,連人也回不來了。

  袁先生表示,對於很多企業而言,物流一旦受阻就影響全局。「嚴格防疫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也是為了最大化保護當地民眾健康。但有些部門圖省事一刀切,就可能會適得其反。」袁先生表示,最近當地被點名的「防疫過度」就是這樣一種問題。他呼籲,各地都應該實事求是,根據疫情靈活調整防疫政策,讓大家在疫情消散的同時,不再因為「防疫過度」而遭受不必要的影響。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