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濟寶(馮雷 攝
大公網12月26日訊(記者 馮雷)26日,記者從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正式啟用。該系統是目前我國建站技術標準最高、站點數量最多、密度最大、完全自主可控並且整體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省級北斗地基增強系統,標誌着該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應用進入高精度實時定位和快速服務的新階段。
「河南省是在原有的河南省導航衛星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HeNCORS)基礎上,通過統一規劃新建站點、升級改造原有站點和服務設施,建立形成的新一代時空基准體系。」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濟寶在上述發布會上說,2016年,該省編制《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准站建設總體規劃(2016—2020年)》和《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准站建設實施方案》。2017年,他們歷時兩年時間,統籌構建247坐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准站,形成以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主,兼容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等衛星導航系統的基准站網,建立省級數據中心和市級分中心,組成河南省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
據知,該系統可提供開放的實時動態亞米級、厘米級和靜態毫米級的服務,實現位置信息處理和播發,支持百萬級用戶規模和高並發數據處理。系統的建設、平差與測試工作由武漢大學、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大地測量數據處理中心等權威機構全程指導或親自參與。
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系統整網平差精度在X、Y、Z分量的平均精度分別為1.6毫米、3.9毫米、2.1毫米,整網精度良好;實時載波相位差分定位內符合精度在東、北和高程方向分別為7.4毫米、7.8毫米和20.3毫米,外符合精度分別為1.34厘米、1.43厘米和5.76 厘米,遠高於國家相關標準規定的平面位置內符合精度優于3厘米、高程優于5厘米及外符合精度優于5厘米、高程優于10厘米的要求。
11月,基准服務系統通過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工程院、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等國內知名專家教授組成的專家組的驗收。專家們一致認為:系統站點布局合理、結構優化、標準統一、建設技術先進,是目前我國建站技術標準最高、站點數量最多的省級衛星導航定位基准服務系統,系統成果精度、可靠性和可用性滿足要求,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該系統已在河南省的自然資源管理、測繪、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農業、智慧旅遊、防災減災、環境保護、信息消費、精准扶貧等領域開展應用示範。
劉濟寶說,該系統站點按照平均30千米的間距進行規劃選址,保證全省信號服務無死角、穩定性與可靠性經得起檢驗。站點都是地面站,規避建築物形變的影響。站點設備、解算軟件和服務平台全國產,支持北斗、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四星系統,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