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圳港謀升級 與香港共建自貿港

時間:2018-06-22 03:16:32來源:大公網

  圖:圖為海關人員在深圳鹽田港參與海運貿易服務   資料圖片

  根據深圳發布的最新一期政府公報《深圳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深圳港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若干意見》),未來三年內深圳將實現「將深圳港打造成為綠色智慧的全球樞紐港,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目標。具體舉措則主要包括:夯實港航基礎設施,完善集疏運體系,推進港口綠色化、智慧化,加快航運服務業集聚,探索建設深港組合港,最終建成自由貿易港。/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

  深圳港分為西部港區和東部港區。西部港區主要包括蛇口、赤灣、媽灣和東角頭和福永等港區;東部港區主要包括鹽田港等港區。東西港區均與香港隔海相望。目前,深圳港是全球第三大集裝箱港口,也是深圳加快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打造參與全球競爭合作開放先行區的重要支撐。

  探索建設深港組合港

  《若干意見》提出深圳將聚焦自由貿易港建設,創新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在深圳港開展有關自由貿易港試點工作,並根據國家授權實行集約管理體制,取消或最大程度簡化港區貨物的貿易管制措施,在東、西部港區實施高標準的「一線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貿易監管制度,最大限度簡化通關程序,大幅提升港口國際競爭力。

  促進灣區港口協同發展,深圳還將創新深港港口快速通關模式,開展「深港自貿通」試點,形成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與香港間的直通物流大通道;探索建設深港組合港,實現兩地港口物流服務一體化。同時,進一步強化深圳港與粵港澳大灣區及周邊港口的業務聯繫,重點推進中山、東莞到深圳多式聯運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試點改革,逐步推進大灣區港口通關一體化。

  「聯合查驗、一次放行」高效通關

  為壓縮貨物通關時間,《若干意見》還提出以新模式推動通關再提速。如積極推進口岸管理相關部門「資訊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行「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新模式;推動檢驗檢疫企業備案與商事備案「多證合一」,推廣「區港一體化」和「預通關」模式;推進「智檢口岸」平台建設,分步推進境內外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訊互換互認工作。同時,推進全國首創跨境電商生鮮進口關檢聯合作業改革試點,打造生鮮進口快速通關渠道。

  《若干意見》還將拿出實際舉措,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如清理規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停徵出入境檢驗檢疫費、下調檢疫處理收費,進一步降低企業進出口貨物查驗比例和通關環節制度性成本。並將試點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優化通關服務,構建「速度最快、費用最低、設施最好、服務最優」國際一流口岸。

  在減費降本的同時,深圳將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在政府引導下研究設立深圳港航發展產業子基金,重點資助綠色集疏運體系類項目,扶持國際班輪公司、國際貨運代理等國際航運類項目,支持包括郵輪航線、郵輪旅客和水上客運航線等運營類項目。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