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震後綿竹年畫村 從40萬到逾3000萬的「蛻變」

時間:2018-05-11 22:44:53來源:大公網

災後重建的「中國年畫村」煥發新生(綿竹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公網5月11日訊(記者 向芸)從成都出發,一路向北,不到兩小時,掩映在綠樹間的「中國年畫村」——綿竹市孝德鎮射箭台村出現在眼前。

  如果說每個地方獨有的生活方式和鄉村文明,從時間上看是手口相傳、世代相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呈現在空間上則是與地方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內容。

年畫村美如畫(綿竹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中國年畫村」,年畫就是這樣一個時間與空間交錯的載體。住房的外牆、家里的裝飾、過年的貼紙,這裏處處都有着年畫的印記;「一黑二白三金黃,五顏六色穿衣裳」,則是綿竹年畫人從宋代傳承至今的年畫制作工藝。

  年畫村本不是一個村落,汶川大地震災後重建時,當地為更好傳承和發揚綿竹年畫,將大乘村和石牆村等幾個村子合並為年畫村,並于2011年成功創建4A級景區。

技師在帳篷裏綉制年畫(受訪者供圖)

  綿竹市首家民間年畫手工作坊——三彩畫坊就將它的一個店,設在了綿竹年畫村年畫街坊。這個由賈君三姐妹創立起來的年畫畫坊,在「堅持+熱愛」的理念下,已成為了一家集年畫創意產品的設計、加工、制作、生產、經營、銷售于一體的文化企業。

  「一個電話讓我覺得年畫還有希望」

  在「三彩畫坊」的畫室里,賈君一邊手握兩支毛筆,熟練地給年畫渲染上色,一邊跟記者說起了畫坊的「前世今生」。

賈君熟練地給年畫渲染上色(大公網記者向芸攝

  畢業於四川教育學院美術系的賈君是綿竹年畫博物館的創作人員,從2000年開始,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設計一些年畫創意作品,但沒有創業的想法。2004年前後,由於她的姐姐和妹妹所在單位改制,兩人相繼下崗。三姐妹一商議,決定創立年畫畫坊。「我們希望能從綿竹本土的民間文化藝術出發,利用傳統元素設計生產出能讓大家喜歡的文化產品。」

  將年畫手繪在牛仔褲上,三姐妹穿着出去當「模特兒」,朋友紛紛找她們定制年畫服裝……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創立四年的「三彩畫坊」在市場「摸爬滾打」中剛剛才有了點起色,又被地震「震懵了」。

  「我們把父母安頓在德陽后,就到綿竹郊區當志願者。地震後下大雨,我們冒着余震危險,跑到庫房把可以用的年畫雨傘、年畫T恤,全部拿出來送給老百姓。」賈君說,2008年恰逢北京奧運會,她們專門設計創作了一批結合奧運元素的年畫T恤,這批T恤也被前來抗震救災的部隊官兵和社會團體喜歡上了。

三彩畫坊給抗震救災官兵贈送年畫T恤(受訪者供圖)

  「地震一、兩周后,我突然接到了綿竹市領導的電話,第一句就問『三彩畫坊』到哪裏去了,有人想買年畫。」賈君說,這個電話讓還在當志願者的她和妹妹都覺得有了希望,「當時我們都想地震以後,畫坊肯定整不成了。」

  賈君和妹妹到庫房里把沒有受損、還可以賣的年畫產品都找了出來,搬到政府搭建的帳篷裏,一邊賣一邊找人來畫新產品。在隨後的十年中,三姐妹又把「三彩畫坊」開到了德陽市區和綿竹的年畫街坊、劍南老街等地方,並成為四川省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

  「未來我希望大家都來體驗傳統文化」

  汶川大地震前,綿竹年畫從業人員比較分散,散落分布在各個鄉鎮,並沒有形成規模。而借助災後恢復重建,以三彩畫坊、四匯齋、南華宮、軒轅年畫等為代表的年畫作坊已有39家,綿竹全市年畫的銷售額從2002年的不足40萬,到2018年已經達到3000餘萬,直接或間接從事年畫創作的人員達1500餘人。綿竹年畫曾多次受邀赴美、英、法、日、韓等國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等地區展出,年畫產品遠銷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美、法、英、日、新加坡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年畫與鄉村旅遊的結合,還帶動了數千戶老百姓增收致富。僅在今年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就有超過十萬人來綿竹年畫村看年畫、買年畫,為這個村子創造了6800餘萬元的旅遊收入。

年畫村隨處可見年畫(大公網記者向芸攝

  賈君說,創業以來,她不斷對年畫衍生品進行開發創新,截至目前,三彩畫坊經營的產品已有手繪布藝年畫、手繪年畫服飾、手繪年畫居家用品、手繪木質裝飾品、酒店裝飾設計和牆面繪製等11個品類。

  站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節點上往前看,賈君說,希望能將年畫的傳承和畫坊的發展,與鄉村旅遊、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文旅融合讓年畫村的業態更多元化。

  同時,她還希望將傳統文化的體驗從學校開始普及,「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坐『冷板櫈』學習年畫,隨着時間推移,年畫技師會越來越少。如果從幼兒園就開展包括年畫在內的傳統文化體驗,哪怕100個孩子里有10個對年畫有興趣,對傳承也是幸事。」

  年畫與鄉村旅遊相結合,給老百姓帶來增收致富新路(大公網記者向芸攝

  賈君說,她正在籌划把三彩畫坊旁邊的土地流轉過來,建成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的體驗地,「孩子們在這裏不僅可以體驗年畫,還可以體驗中國的其他傳統文化。只有讓這些文化潛移默化地浸潤在孩子心里,傳統文化才能真正地傳承下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