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在北京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圖為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左)與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長馬興瑞交流/中新社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廣東已經準備就緒。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廣東代表團6日對媒體開放。廣東省委書記李希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廣東今年9項重要課題之一。廣東省長馬興瑞認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部署,預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方案將很快出台。在拿到規劃後,廣東將會把規劃分解成實實在在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他透露,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協調機制已有雛形,未來還需建立三地與中央的溝通機制。/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北京報道
李希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落實好一國兩制,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毗鄰港澳,更要攜手香港和澳門,抓住歷史機遇把大灣區建設好。他指出,大灣區建設受到各方關注,特別隨着港珠澳大橋將來通車後,人流、物流、信息流來往將更密切、更頻繁、更廣泛。他認為,通過大灣區緊密和深入的合作和交流,將為三地老百姓帶來福祉,一定會為當前發展帶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
在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台後,三地將如何展開合作?廣東省長馬興瑞在回應大公報提問時表示,在拿到規劃後,粵港澳三地要有一個很好的組織協調機制,三地將在原有的粵港合作機制、粵澳合作機制基礎上,建設起系統的三地協調機制。他透露,這個機制已初步建立起來。此外,三地也需要建立起與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溝通機制。
馬興瑞稱,規劃出台後,一定要把規劃分解成實實在在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
粵首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馬興瑞稱,廣東將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放在第一位。他稱,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及香園圍口岸即將開通,大灣區在互聯互通方面,得到了新時代的重要發展機會。廣東還將推進建設世界一流機場、港口、高鐵及高速路。
其次,廣東將建設更加完善的市場體系,能夠容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大灣區內有序便利快速的流動。馬興瑞稱:「我們是在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條件下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這個跟與東京灣區、紐約灣區等不一樣,難度很大,也因此蘊藏巨大潛力。」
他笑言:「我們過去搞工程科學,儘管是很複雜的工程,但還是有一個總的目標和使命。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讓粵港澳三地、世界及內地其他城市包括台灣都能廣泛參與的機制。」
打造優質生活圈吸引人才
馬興瑞表示,廣東將把大灣區與「一帶一路」倡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香港特首也表示希望聯合廣東一起到歐洲推銷。我們必須走出去,不能僅為大灣區的建設而建設,要將其納入到世界競爭領域中。」
馬興瑞稱,廣東還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吸引人才,希望也可讓港澳同胞享受完全國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