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旅客在深圳福田口岸接受邊檢驗證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石華深圳報道:粵港澳大灣區提倡以「互聯互通」的理念建立合作機制,深圳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將建成蓮塘/香園圍口岸,推進羅湖、皇崗、深圳灣等口岸環境改造和功能優化。不少政協委員也提出要完善深港跨境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及功能,實現「互聯互通」,搭建灣區設施共建共享模式。
政協委員楊題維認為,現階段口岸的人流疏導、交通分流仍需進一步優化,他建議加快興建西部快軌項目,深港兩地機場通行時間將縮短到20分鐘,有利於服務兩地機場轉運客流。同時,發展智慧城市和智慧灣區,「可考慮開發深港澳交通卡,將一卡通系統,與港澳地區公共交通智能卡系統併網互認,從而促進跨境商業、工作和生活。」
政協委員王明凡建議盡快開通蓮塘口岸,「目前東部過境快速通道仍未打通、羅沙路─延芳路立交改造工程進展緩慢,已成為制約蓮塘口岸按期開通的主要瓶頸;同時,口岸人流、車流設計比例定得太死,特別是僅規劃300個停車位太少,這麼少的停車位連口岸上班人員都滿足不了。」王明凡建議在貨運和客運功能設計定位上預留一些彈性,以便將來可根據實際情況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