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月深圳高交會,海內外客商關注眾多行業精品,無人機、健康治療儀、空氣製水機、VR、機器人等吸引參觀者 資料圖片
廣東省為加強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22日正式啟動建設首批共四間省實驗室,為國家實驗室落戶廣東打造「預備隊」,涉及空間科學、再生醫療、新材料和新技術領域。其中,「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實驗室」上月11日揭牌,它依託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和粵港澳地區的相關優勢科研力量建設。至於落戶東莞的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料有助發揮東莞散裂中子源等大型科學設施和裝置的集聚效應,將來自全球的創新資源在東莞引流、聚集、加速,服務東莞產業、輻射廣東經濟。
大公報記者黃寶儀廣州報道
在「廣東省實驗室體系」官網上,可見廣東的實驗室體系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和廣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等,並無廣東省實驗室。早在去年「兩會」期間,時任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黃寧生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均提出在廣東建設國家實驗室的建議。
穗莞深佛各有側重
國家實驗室處於中國目前實驗室體系的金字塔頂尖,是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的、能解決基礎科學的核心與交叉問題,同時又能為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的基礎研究平台。此次啟動建設的廣東省實驗室,以國家實驗室落戶廣東為主要目標,廣東計劃到2020年按照「成熟一個,啟動一個」的原則,分批啟動建設省實驗室,建設總數原則上不超過10個。
廣東省優先啟動建設省實驗室的領域,包括圍繞全國、全省重大科學問題、產業轉型升級問題和戰略性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對戰略前沿技術、核心關鍵技術、顛覆性技術的研發、轉化應用的需要。
上月11日揭牌的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總部設於廣州國際生物島,規劃建設總面積1650畝,包括核心基礎研究園區、應用研發與中試園區、臨床轉化基地、產業化綜合園區。中科院廣州生物院參與制定該實驗室實施方案,未來將在全球範圍內遴選實驗室主任,面向國內外遴選高水平團隊或合作項目等加入。
深圳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為主要依託單位,協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深圳國家超算中心、華為、中興通訊、騰訊等單位共建。哈工大深圳校區空間科學與應用技術研究院目前設立十個實驗室,涉空間天氣風暴、行星科學、空間等離子體物理、低緯度空間環境與應用、臨近空間探測與應用、空間大數據建模、數字空間衛星、導航遙感技術、空間材料、空間科學與技術軍民融合領域,並將不斷調整和拓展。
發揮科學設施集聚效應
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由華南理工大學、東莞中子科學中心等單位建設。11月24日,廣東省科技廳召開建設方案綜合論證會,會上專家們肯定實驗室建設方案思路,認為在東莞市布局建設材料科學廣東省實驗室,可充分發揮散裂中子源等大型科學設施和裝置的集聚效應,集聚更多的創新資源和優質使用客戶,將來自全世界的創新資源在東莞引流、聚集、加速,服務東莞產業、輻射廣東經濟。
佛山先進製造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集聚廣東工業大學和粵港澳地區的相關優勢科研力量,聯合國內外優勢研究單位共同組建。佛山據此實施100項應用型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將能為製造業發展提供基礎研究和應用,支撐綠色發展。下一步會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體系,謀劃打造高端創新集聚區和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主動對接廣深科技創新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