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由下月8日起,內地各社交平台的群聊將由建群者和管理者負責,若群內出現違法信息,群主和成員或被列黑名單\中新社
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並於下月8日正式施行。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各社交平台的群聊將由建群者和管理者負責,若群內出現違法信息,視情節嚴重與否,將依法關閉群聊,「群主」和成員或被列上黑名單。\大公報記者譚笑北京報道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群組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但一些不法分子卻通過「群聊」傳遞淫穢色情、暴力恐怖、謠言詐騙、傳銷賭博等違法違規信息。《規定》的出台旨在促進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根據網信辦的說明,《規定》中所稱的互聯網群組,包括網民通過網站、移動客戶端等平台建立的各種群體交流的網絡空間,微信群、QQ群、微博群、貼吧群、陌陌群、支付寶群聊等等,都包含在內。《規定》中所稱的「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使用者」包括群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也就是說,無論「群主」還是「群眾」,只要是使用群聊功能的人都包括在內。
平台應建用戶信用管理
根據《規定》,微信、微博等網絡群組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對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合理設定群組規模,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並採取必要措施包括用戶個人信息安全。同時,平台還應配備相應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用戶註冊、信息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制度。
該負責人表示,平台應對互聯網群組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並建立使用者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對於違法違規的「群聊」和使用者應依法依規採取管理措施,並且接受社會公眾和行業組織的監督,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處理投訴舉報。
「誰建群誰負責」
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個「群聊」的建立者和管理者應履行管理責任,「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規定》中明確要求,群聊中不得傳播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對於違法違規的平台和「群聊」,有關部門均將已發表的違法信息採取處理措施。同時,今後建群入群都需審核驗證。
今後,若有違法違規的「群聊」,應由平台依法採取警示、暫停發布、關閉群組等處理措施;而對於這些群聊的「群主」,則由平台依法對他們採取降低信用等級、取消建群資格、暫停管理權限等管理措施。同時,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單管理制度,對違法違約情節嚴重的群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員納入黑名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