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報業托拉斯9日報道,不丹方面已承認,現中印洞朗對峙地區並非不丹領土。這一消息是中國外交部邊海司副司長王文麗在接待一印度媒體代表團時透露的。專家指出,這次印度打出替不丹所謂的伸張正義,是妄圖以此掩蓋其非法越界侵犯中國領土的事實。印方以不丹為藉口進入中國領土,其實是以大欺小,欺負不丹,粗暴干涉和公然侵害不丹的主權事務,置不丹的安全於不顧。印度無權介入中不邊界談判,也無權為不丹主張領土範圍。\大公報記者葛沖北京報道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9日報道,印度報業托拉斯援引王文麗的話說:「印軍越界事件發生後,不丹方面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該事件發生地不屬於不丹領土。不丹人也很奇怪為什麼印度邊境部隊會進入中國領土。」王文麗還表示,她的觀點在不丹國家媒體及權威論壇上很普遍,那上面有「更有說服力的信息」。
印主流媒體轉載消息
印度報業托拉斯強調,不丹方面如此「立場」與「先前的表態」大相逕庭。印度方面曾引用不丹外交部的說法稱:「中方在不丹境內的道路建設違反了1988年和1998年中不兩國協議,其會影響兩國邊界談判進程,不丹要求中方撤回到2017年6月16日之前的狀態。」印度報業托拉斯還報道稱,目前不丹與中國沒有直接外交關係,其與北京的聯絡是通過設在新德里的外交機構完成。目前「不丹承認洞朗非其領土」的消息已被《印度時報》、《印度快報》等多家印度主流媒體轉載。
印方此次在洞朗地區蓄意挑起事端,打出所謂「保護不丹」幌子,企圖為其越界侵犯中國領土「正名」。事實上,從歷史、法理、現地三個方面,洞朗都屬於中國領土,不存在爭議。根據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規定,洞朗地區毫無疑問屬於中國領土。印獨立後繼承這一歷史界約,而印歷屆政府也多次以書面形式予以確認,承認雙方對錫金段邊界線的走向沒有異議。專家指出,該條約是中國承認錫金現狀的基礎,否認歷史界約將給中印邊境管控及兩國關係埋下更大隱患。
洞朗屬於中國,一直在中國有效管轄之下。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和不丹開始邊界談判,迄今已舉行24輪。中方表示,中不兩國雖尚未正式劃界,但對於洞朗屬於中國這一點,中不雙方不存在分歧。
外交部:仍有53印軍滯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胡仕勝說,這次印度打出替不丹所謂的伸張正義,其實是對不丹主權公然侵害。 胡仕勝介紹,上世紀50年代,印不雙方簽訂有雙邊睦鄰友好條約,裏面列明印度要指導不丹防務和外交。2007年,印不修改相關條約,改為雙方要相互磋商外交重大事務,惟文字改但換湯不換藥,不丹在外交和安全方面仍無自主權。這位專家強調,印度對不丹粗暴干涉,置不丹安全於不顧,印度說中國以大欺小,其實它才是真正的以大欺小,粗暴干涉不丹的主權事務和外交事務。
對於近日有外電報道稱,印軍在洞朗地區開始撤離。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9日向大公報回應稱,據中方掌握,截至8月7日,印軍仍有53人和1台推土機非法滯留在中國領土上。印方必須將全部越界人員和裝備撤回邊界線印度一側。無論印軍還有多少人非法越界並滯留在中國境內,其性質都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侵犯。
新華社9日發表評論指,上世紀50年代,中國和印度、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首要兩條就是「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此次印方非法越界進入他國領土的行徑,恰恰也踐踏自己倡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