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洱海水質污染問題有惡化跡象。圖為洱海遊船上給紅嘴鷗餵食的遊客/資料圖片
上月底,雲南大理出台被視為史上最嚴旅遊整治措施,下令關停旅遊勝地洱海核心保護區內所有餐飲、客棧。4月10日關停期限到,當地絕大多數客棧在限期內已自行停業。11日,最後期限已至,核心區客棧餐飲服務業基本暫停營業,同日當地開始巡查,整治範圍內的客棧一一貼上了封條。據當地客棧協會估計,此次關停的客棧餐飲或達到4000家,當地商戶如何度過「整治得出成果前」之歇業真空期,成為各方焦點。/大公報記者譚旻煦大理報道
大理郊區洱海為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是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近年來隨着遊客增多,洱海環境污染問題顯現。為保護洱海水生態,3月31日雲南省大理市人民政府發布專項整治通告,要求4月1日起大理洱海周邊劃在生態核心區內的客棧、餐飲店舖,10日內一律暫停營業,配合當局對核心區商戶之專項整治。11日至下月10日,大理市政府將派出執法工作小組進駐各個村鎮區域核查,未自行暫停營業的餐飲或客棧將被強制關閉。大理雙廊客棧協會負責人稱洱海環線將被關停的餐飲、客棧約4000多家。
過去五年治理從未間斷
11日期限已至,在洱海客流量最大雙廊鎮,包括著名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的藝術酒店太陽宮在內的620多家商戶已歇業,紛紛掛上「保護洱海、自行停業」等字樣標牌。當日下午,易先生客棧11間客房門上全貼上藍色封條。易先生在雙廊的客棧2012年正式開業,去年才收回成本,投資約500萬元(人民幣,下同)。估算停業一個月損失約為5、6萬元,料自己可撐1年。
近年來,洱海水質面臨不少壓力,年初,不少人在網上爆出洱海藍藻爆發消息。資料顯示,去年洱海水質全面穩定保持Ⅲ類水質,其中5個月為Ⅱ類。2015年央視《新聞聯播》報道:洱海污染40%來自禽畜糞便,35%來自生活垃圾,20%來自農業,5%是其他污染。去年底,雲南省領導曾批示,「要求採取斷然措施、開啟搶救模式,保護好洱海流域水環境。」
一名外省經營者小馬表示,在經營客棧四年裏,為保護洱海進行的客棧整治做過很多次,最近雙廊境內污水管網改造工程還在進行中。易先生也表示從2012年開始其客棧至少全面停業接受整頓兩次。受訪經營者冀這次整治能盡快得出結果。
重新開業須過「另一關」
易先生告訴記者,政府已經明確向他們表示,雙廊正在進行的排污管網改造工程將提前結束,預計年底就可完工,意味着到年底客棧就有重開希望。
按照公告內容,要求客棧備齊營業執照、排污許可證、消防安全檢查合格證、衛生許可證以及特種行業許可證等共計八個證照,經核查通過後方可繼續營業。據多名客棧老闆反映,證照不齊客棧比重或高達七成以上。易先生說,他的客棧經過多年,目前辦到6個證,其他2個還在辦理中,但現在辦證渠道幾乎都關閉,冀政府能盡快打開辦證渠道,排污改造、辦理證件工作同時推進。據華西都市報報道,無證或缺證餐飲客棧,將被關停至2018年環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後才能繼續辦證。
據悉,在大理市環湖截污工程未投入使用前,即便房屋建設手續合法且法定必備證照齊全的餐飲、客棧經營戶,也必須自建污水處理設施,經環保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繼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