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共享深圳》研究報告建議3年內將深圳最低工資提升至3000元人民幣。圖為深圳環衛工人在領取慰問品\資料圖片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15日發布《共享深圳》研究報告,建議深圳把公平共享、包容發展作為新目標,從速度深圳、質量深圳邁向共享深圳,這是內地首次由社會智庫系統地提出以「共享」作為城市戰略發展目標。該研究院理事長、原深圳市副市長張思平接受本報採訪時提出了包括「千億減免稅費計劃」、「控制和降低房價」等多項有關深圳發展的建議。\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
張思平表示,深圳應實現改革發展建設的戰略性轉變,把公平共享、包容發展作為未來深圳全面實現現代文明富裕的新目標,使深圳成為我國率先實現全面小康、共享發展的一面旗幟。
數據顯示,2005年至2015年,深圳市GDP從4926億元(人民幣,下同,約合5562億港元)增加到17500億元(約合19761億港元),增長了3.55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412億元(約合465億港元)增加到2727億元(約合3079億港元),增長了6.62倍,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1494元(約合24271港元)增加到44633.3元(約合50400港元),僅增長2倍。
深可支配收入佔比偏低
張思平介紹,世界發達國家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一般在40%左右。2015年,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的比重提高到44.5%,深圳卻只有27.5%,深圳居民可支配收入佔比偏低。
他認為,應降低政府收入在國民收入的比重。他建議實施「千億減免稅費」計劃,近期目標是將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從55%降到50%左右。按2015年政府收入水平計算,將政府收入從9700億(約合10953億港元)左右降到8700億(約合9824億港元)以下。考慮到深圳政府總收入中包括了部分需要上繳國家財政的收入,因此在現行的財稅體制下,深圳千億減免稅費計劃減少地方收入部分,暫不影響向國家財政上繳數量。
張思平受訪表示,個稅方面,建議按月7000元(約合7900港元)的工資標準為個人所得稅起徵點,這樣政府減少所得稅15億元左右,就基本上免除了幾百萬勞務工和部分低收入職工的所得稅,減輕了低收入群體的稅負。
將房價調控至2015年水平
張思平還指出,深圳的高房價給經濟發展、市民生活水平、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等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和深遠影響,從不同社會群體來看,除了給低收入困難家庭帶來極大傷害外,對青年人和中產階層影響也是深遠的。
他認為,把房價控制和逐步控制到2015年初水平,作為政府的調控目標和重要責任。在持續調控房價問題上,要堅持打擊過度炒房的政策不動搖,改善市場供求矛盾的各種措施不鬆手,堅決防止深圳房價再度大幅反彈,並力爭經過幾年的調控和供求關係的改善,使深圳房價理性回歸到2015年初深圳一手商品房價價格每平方米3萬元(約合3.4萬港元)左右,使絕大多數中產階層能夠圓「安居夢」。
他還建議深圳市政府啟動問責機制,確保實現「十三五」期間供應30萬套人才安居房的承諾,這樣才能使深圳的青年人才突破困境,對深圳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