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出席論壇時稱,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中國有挑戰也有機會。大公報攝
大公網12月12日訊(記者馬琳)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社科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11日出席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時指,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對中國來說有挑戰也有機會,將是智慧和膽識的博弈;當前美方對中國在貿易、知識產權和匯率等不滿正主導對華情緒和看法,美國歷屆新總統上任都對中國有許多嚴厲判斷,但經磨合總能找到合作點。中美關係已長成參天大樹,是很難撼動的現實。
傅瑩說,中美經濟相互深度依存,美國人也承認,任何針對中國的制裁性舉措都很難避免「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結果。正如一些美國朋友建議,中國需做的是準備好自己的工具箱,對傷害中國利益的舉措加以應對,包括運用國際、國內法律和程序手段,也可採用經濟手段,同時也應拿出從積極角度解決問題和擴大投資合作的方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同一場合指,在特朗普上任後,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或將得到快速發展。特朗普的執政理念可總結為一句話,即把美國一切對內對外工作,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不以意識形態劃線,全力以赴解決美國貧富不均、失業等問題。他表示,目前美國內部有學派試圖通過設立假想敵解決國內體制重大矛盾,今後中美雙方若有摩擦,或存在於東海、南海、台海這些問題上,中國須講清楚自身意圖防止美國誤判。
商務部原駐上海特派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國慶稱,現在最大問題是特朗普上台以後,美國鷹派再崛起,若他們強勢進入南海,繼續把南海國際化、碎片化,不排除有一些國家死灰復燃捲土重來,到時南海還可能出現風起雲湧局面。因此,過分進取和毫無原則的退讓是不可取的。南京大學中國南海協同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鋒強調,當中國要成為一個真正全球強國時,一定要有經略全球海洋的能力,此能力一定是從南海開始。他認為,南海問題不是軍事鬥爭,其本質是法律戰、外交戰和宣傳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