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南京成細菌戰實戰基地

時間:2016-12-06 03:16:54來源:大公網

  圖:侵華日軍化學武器部隊在上海市區巷戰\資料圖片

  今年10月底,日本民間友好團體訪問團一行16人專程到義烏市崇山村等地,祭奠日本侵華細菌戰遇難者,這裏曾遭受南京榮字1644部隊散布鼠疫並放火燒村。代表訪問團宣讀祭文的日本着名記者西里扶甬子,曾多次往返中國調查取證,根據她的調查,對比731部隊,其他細菌部隊的實況幾乎沒有查明,尤其是1940年以後日軍細菌武器在中國投入了實戰,南京榮字1644部隊是起着細菌戰實戰基地的作用,這些情況也只是從731部隊派遣隊員的證言中提及。\大公報記者陳旻南京報道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着手研究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的西里扶甬子,據其調查顯示,那時日本還沒有彩色膠卷,記錄病理現象、中毒反應、菌體變化以及跳蚤、虱子的解剖圖等都通過繪畫表現,部隊把從事這項工作的人稱作「軍畫兵」。

  曾在一九四二年開始於榮字一六四四部隊服役三年的軍畫兵石田甚太郎,是首位站出來公開揭露真相的原部隊成員。據他回憶稱,一六四四部隊分三科,一科承擔生物化學武器和細菌武器的研究和製作,是部隊的心臟;二科負責部隊的武器材料管理和經營食堂;三科的任務是防疫,主要是製造疫苗。石田每天上午記錄(部隊活動)日報,下午給「馬路大」(實驗用活人)身體部位畫像、為摘出臟器素描以及製作研究論文的圖表、插頁之類。西里扶甬子調查證實,石田甚太郎「比較了解一六四四部隊的全貌」,其證詞確鑿無誤。

  難忍非人道行為 日兵逃亡

  西里扶甬子在調查報告中特別提到一位從一六四四部隊逃跑的日本士兵榛葉修。榮字一六四四部隊防疫科九江支部隊員榛葉修,因忍受不了在一六四四部隊裏非人道的「作業」,於一九四三年三月逃到國民黨軍隊,並於一九四六年四月十七日寫下了「自述狀」,其中有自行繪製的地圖。這份「自述狀」戰後被列為負責調查日軍細菌戰、化學戰的東京審判國際檢察局的起訴文件,但是在東京審判時卻沒有拿出來。在沉睡了四十多年後,被日本立教大學教授粟屋憲太郎在美國國家檔案館中發現。

  「自述狀」稱,該部隊(一六四四部隊)製造下列傳染病細菌是確實的,在部隊裏對一般士兵保密,只有相關的軍官才了解這個秘密。截至一九四二年六月,部隊製造了霍亂、傷寒、鼠疫、赤痢等細菌。參加者是防疫科的全員。散布細菌是在一九四二年六至七月間,散布的次數、數量不詳。散布區域是以浙江省金華為中心,為的是讓中國軍隊迅速撤退。

  飛機散布細菌 次數不詳

  「自述狀」中寫道,據一六四四部隊衛生兵長立澤忠夫稱,他們是用飛機向前線散布細菌的。我從一九四二年五月到一九四三年三月在防疫給水部防疫科工作,了解到他們在「聖戰」的美名下所從事的非人道行為,所以逃離了部隊。

  西里扶甬子表示,「我為有這樣的日本兵而感動。近年來,我和許多研究者都在尋找這個人,但沒有音訊。」

  西里扶甬子還調查到,美國軍事情報部的文件《日軍在中國使用的細菌(武器)》,內中收錄有南京或九江防疫給水部衛生上等兵俘虜二二九號的供認資料(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三日),稱二二九號俘虜屬於一六四四部隊,一九四三年七月至一九四四年二月,「培養的細菌主要有發疹傷寒、霍亂和赤痢菌」,「南京機場附近的四層建築是部隊的本部,戒備森嚴,只允許少數軍官進入」,「日本的地面部隊比預定提前進入了飛機投撒(細菌)的污染地區,所以,也有許多日本士兵患病」。二二九號俘虜還供認,一九四二年五月在浙贛作戰中實施細菌戰三次。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常德實施一次,地點是湖南常德附近,菌種是霍亂,時間在秋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