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中國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征五號26日從天津啟航,將歷經7天海上運輸後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轉由陸路運至海南文昌發射場區,進入首飛倒計時階段,預計今年第四季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首飛。
為滿足長五火箭的海上運輸,「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首次啟用「遠望21」和「遠望22」號兩艘運輸船同時執行任務。
航天運力提升2.5倍
火箭是航天器進入太空的「天梯」,火箭運力不足是制約重大航天工程的關鍵瓶頸。長五火箭早在2000年前後開始預研,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立項,由國防科工局負責組織實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負責總研製;歷經16年,長五火箭完成了全部關鍵技術攻關、近7000次1000餘項地面試驗以及發射場合練,具備進行發射任務的條件。
據介紹,長五火箭採用全新設計的箭體結構、動力、電氣和發射支持系統,並使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液氫和液氧煤油作為推進劑。外觀上,最直觀的變化是,芯級直徑從3.35米增至5米,長度接近57米(高約20層樓)。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玨介紹,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火箭中間由一個5米直徑的芯一級模塊和芯二級模塊組成,4個助推器的直徑3.35米,火箭的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將令中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提升2.5倍以上。
2015年下半年以來,中國連續發射長六、長十一、長七等新型運載火箭,航天動力的發展進入爆發期。即將發射的長五火箭是新一代航天動力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表示,長五火箭實現了中國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可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14噸級,將承擔後續探月工程三期、載人空間站、首次火星探測等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