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新建管網成水患「定時炸彈」

時間:2016-08-02 03:16:22來源:大公網

  圖:進入汛期,深圳部分低窪地區頻頻出現水澇積水現象\大公報記者黃仰鵬攝

  今年最強颱風「妮妲」將襲擊珠三角,深圳的地下排水管道即將面臨嚴峻考驗。然而在日前舉行的視察城市公共安全專題協商會上,有政協委員曝料稱,在121公里多的新建排水管網工程中僅1/3未發現重大問題,工程經過層層分包後,偷工減料已成為隱蔽工程的常態現象。深圳水務局人士表示,為避免出現「定時炸彈」,深圳市要求統一排水管網建設標準,今年擬實施污水管網建設通用技術要求。\大公報記者黃仰鵬深圳報道

  由於5月至6月暴雨頻密,深圳部分低窪區域多次出現內澇積水,小區受淹,車輛水浸現象頻頻發生。政府推動的地下管道建設,已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話題。然而,在日前舉行的視察城市公共安全及專題協商會上,政協委員調查城市公共安全情況後公布的問題卻觸目驚心。

  1/3工程問題無法徹底修復

  深圳市政協委員李毅提到,經過管道內窺技術檢測,在121公里多的新建排水管網工程建設竣工驗收過程中,深圳市水務局發現,僅有1/3左右的工程未發現重大問題,做簡單修復或整改後可正常移交。換言之,新建排水管網工程有2/3存在問題,其中1/3左右的工程因檢測出來的問題嚴重、數量多,施工單位無法徹底修復或整改,另有1/3的工程由於各種原因現場無法正常檢測,管網無法移交或是拖着不交。

  與此同時,在管材選購、施工監理方面,也存在着嚴重問題。李毅透露,深圳治水提質工程質量第二期檢測通報中,有個別項目監理人員在業主抽檢、監督抽檢時,不能如實反映現場管材的使用情況,以現場無管材或存量管材是廢棄料等藉口規避抽檢。

  「在工程經過層層分包後,到最終承建方的建設經費已大打折扣,最終導致偷工減料成為隱蔽工程建設的常態現象。」李毅表示,等到驗收時發現問題時,已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如果管網建設中的粗放管理現狀不能得到改變,觸目驚心的地下破壞現象,在未來幾年的4260公里污水管網建設中,也難以避免。

  李毅建議,要建立從招標到施工的詳細信息等級追蹤機制,全程核對管網承建人員信息,並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杜絕違規的層層轉包,要看看中標人是不是建設者。

  深圳市水務局人士坦言,相當一部分地陷是由污水管質量引起的,目前該局正在制定一個工程轉包違法分包違法行為認定標準,對違規企業取消五年內在深圳水務工程投標。同時深圳要統一全市排水管網建設標準,目前正在制定污水管網建設通用技術要求,已徵求意見,今年擇時頒布。

  城市管網缺口六千公里

  據了解,為應對汛期的水澇積水以及水污染治理,深圳正在大舉推進污水管網建設,總投資估算約316億元人民幣(約369億港元)。據了解,深圳現有污水管網缺口5938公里,其中今年將新建1000公里的污水管網。

  截至2015年底,深圳現有污水管網缺口5938公里。深圳力爭用8年時間,全面改善深圳水生態環境質量。而居「十大行動」之首的工作,便是以完善排水管網、提高雨污分流率為目的的「織網」行動。今年深圳市將新建1000公里的污水管網,全部在原特區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