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粵破千宗盜刷卡案涉1.39億

時間:2016-07-14 03:16:23來源:大公網

  圖:盜刷的銀行卡已覆蓋各大知名銀行,圖為警員展示盜刷器/大公報記者方俊明攝

  廣東盜刷銀行卡犯罪進入爆發期,廣東省公安廳13日公布,今年上半年,警方查獲銀行卡犯罪案件突破1000宗,涉案金額達1.2億元(人民幣,下同,約1.39億港元)。這些假卡集團以「90後」團夥主打,作案專業且科技化,盜刷的銀行卡覆蓋各大知名銀行。據悉,「中招」的受害人中包括台灣、香港居民,提醒港人北上消費打醒十二分精神!/大公報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

  在深圳警方今年5月破獲的特大盜刷銀行卡團夥案中,台灣人陳某源便是接到一個稱可以提高信用卡額度的電話,對方讓其將10萬元存進自己的銀行卡,同時給他發來一個鏈接,要求其填寫姓名、銀行卡號等信息,之後要求他告知需要更改綁定銀行卡的手機號碼。陳某按要求完成操作後才發現上當。據了解,類似的港澳台等境外人士被偽卡、網上盜刷而受騙情況屢見不鮮。

  盜刷由傳統向網絡轉移

  作為銀行卡發卡全國第一大省,廣東近年來銀行卡犯罪持續高發,立案數約佔全部經濟犯罪的40%。其中,偽卡、網上盜刷等犯罪發案量大,幾十萬元、百萬元盜刷大案時有發生。

  「當前廣東打擊戰場逐漸向省外以及網上虛擬世界擴展。」廣東省公安廳經偵局政委黃培富透露,偽卡集團的作案手段出現四大新變化:一是「側錄員」紛紛外逃到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作案;二是勾結外省的POS機持有人到廣東實施偽卡盜刷,導致案件跨區域特點突出;三是贓款的取現仍在廣東實施,但作案手段更加隱蔽;四是有一批犯罪團夥轉行從事網上盜刷,犯罪手法不斷翻新變化。

  黃培富表示,新型網上盜刷案件分為銀行卡信息泄露、信息轉賣、電話騙取信息、網上盜刷等4個主要環節。其中,不法團夥除了長期安排「側錄員」在顧客消費結帳時使用側錄器偷錄卡磁條信息及顧客輸入的密碼,也有通過黑客攻擊網站等手段獲取持卡人的辦卡信息,或者假冒銀行客服人員致電持卡人,誘騙持卡人告知卡信息及消費驗證碼。

  據介紹,如今假卡團夥均有明確分工,總操盤手、假冒銀行客服及後台盜刷、取款等人員手法專業。如上述台灣籍事主卡內的10萬元,在不到3分鐘就被快速轉帳。而近年遭盜刷的銀行卡已覆蓋內地各大知名銀行,部分港澳等境外卡亦有中招。粵警近期偵破「海燕5號」竊取、買賣銀行卡信息專案中,僅主犯張某亮攜帶的U盤便儲存約14G容量的信用卡快遞信息,共300多萬份,涉及工商、建設、中行、交通、光大、招商、平安、興業等13家銀行。

  為逃避打擊,不少假卡團夥採取「統一指揮、分散操作」的方式作案,不同分工的人員均異地作案,而且同一股人員亦無固定窩點地流竄,全國「漫遊」。

  69嫌犯落網 最小17歲

  還有,值得關注的是,現在作案團夥成員呈年輕化趨勢。在上月廣東、北京警方聯手開展「颶風12號」專案行動中,偵破相關聯偽卡盜刷案件300多宗,涉案金額2000多萬元;落網的69名嫌疑人絕大部分均為「90後」,最小的僅17歲,而且家屬裙帶關係明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