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運20交付儀式現場\中航工業供圖
【大公報訊】綜合新華社、環球網報道:6日,中國空軍運20運輸機舉行授裝接裝儀式,運20將在四川服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出席儀式,代表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表示熱烈祝賀。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宣讀授裝命令。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表示,運20列裝空軍標誌茠躑x戰略投送能力邁出一大步。專家指出,中國還會繼續研究更大型號的運輸機。
申進科說,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是空軍戰略性、標誌性、引領性裝備,是中國依靠自己力量研製的一種200噸級大型、多用途運輸機,可在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各種物資和人員的長距離航空運輸任務。
大飛機製造取得突破進展
運20飛機的順利研製並正式列裝空軍部隊,是中國科技創新的重大標誌性成果,標誌著中國大飛機設計製造能力取得突破進展,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中國軍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申進科說,發展戰略投送能力,是世界主要國家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通行做法。中國空軍擔負著保衛國家安全、參加搶險救災、遂行國際災難救援等繁重的多樣化軍事任務,需要有一支規模適度的空中運輸力量。目前,中國空軍的戰略投送能力與擔負的使命任務還不相適應,加強戰略投送能力建設是現實需要。
申進科表示,著眼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和平發展,中國空軍按照「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要求,實現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轉變,構建適應信息化作戰需要的空天防禦力量體系,提高戰略預警、空中打擊、防空反導、信息對抗、空降作戰、戰略投送和綜合保障能力。
遂行搶險救災軍演救援任務
此外,中國空軍積極推進「走出去」戰略,有效遂行搶險救災、聯合軍演、撤僑護僑、應急救援等多樣化軍事任務。近年來,在巴基斯坦、蒙古國、泰國、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尼泊爾等國家遭受嚴重災害時,中國空軍第一時間把各類救援物資空運至受災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
2013年1月,空軍試飛員駕駛運20飛機成功首飛;2014年11月,空軍試飛員駕駛運20飛機參加中國國際航展,展現了中國力量、精神和文化。
中航工業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運20總設計師唐長紅指出,中國剛擁有運20這樣的飛機,但並不會就此止步。它僅僅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起點。隨著飛機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還會有新的需求和要求。中國對空中運輸的需求很大,如果從大飛機家族本身來看,還會有更大型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