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5年8月3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6月16日,在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塞爾維亞《政治報》和新南斯拉夫通訊社發表題為《永遠的朋友 真誠的夥伴》的署名文章。文章回憶了上世紀50年代初兩國建交以來共同締造的互尊互信、相互支持、合作共贏關係。文章指,無論國際形勢如何風雲變幻、中塞兩國各自如何發展變革,雙方始終充分理解和尊重彼此選擇的道路,堅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致力於深化彼此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
據新華社報道:應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尼科利奇、波蘭共和國總統杜達、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總統卡里莫夫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6月17日至22日對上述三國進行國事訪問。
此次於塞爾維亞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稱,期待?同尼科利奇總統以及塞爾維亞其他領導人暢敘友情、共謀合作、展望未來,把中塞戰略夥伴關係推向新高度。
文章稱,50年代初,中國同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掀開了中國人民同塞爾維亞人民友誼合作新的一頁,60多年來,兩國人民真情厚誼歷久彌新。當前,中塞傳統友誼正在日益煥發出新的生機,2009年,中塞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中東歐國家。2013年,習近平同尼科利奇總統一道簽署《中塞關於深化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兩國關係的戰略重要性更加突出。
塞百餘學校試點漢語教學
文章稱,在雙邊關係、「一帶一路」倡議、「16+1合作」等框架內,兩國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成果在中東歐地區最為突出。雙方簽署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跨多瑙河大橋等一批重大項目先後落地,形成了兩國大項目合作整體推進的喜人局面,取得了良好經濟社會效益,在中東歐地區產生了積極影響。
文章稱,兩國人文交流日趨密切,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領域合作良好,黨際、地方交流頻繁。雙方簽署了《關於互設文化中心的協議》,貝爾格萊德、諾維薩德大學已經開設孔子學院,塞爾維亞已經在全國100多所中小學啟動漢語教學試點工作,貝爾格萊德中國文化中心即將啟動建設,將為中塞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打開新渠道。
文章稱,中塞雙方要始終?眼長遠,堅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雙方要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給予對方堅定支持,不斷提升兩國關係的戰略性和全面性。
重點擴「一帶一路」投資規模
文章最後說,中國尊重塞爾維亞人民自己選擇的發展道路,尊重塞爾維亞主權和領土完整,理解塞爾維亞致力於加入歐盟的努力。中國願同塞爾維亞分享發展成果和機遇,探索和加強雙方發展戰略對接,擴大利益融合,重點在「一帶一路」、「16+1合作」等框架內擴大貿易和投資規模,不斷挖掘合作潛力,打造更多大項目合作,使中塞合作成為「16+1合作」的標桿和典範,切實造福兩國人民。雙方應該充分發掘和利用兩國傳統友誼寶藏,開闢新渠道、拓展新方式,加強在教育、文化、旅遊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使中塞友誼薪火相傳。雙方應該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機構中相互配合,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重視和照顧彼此關切。中方期待同塞方一道,為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繁榮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