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德國警方19日在擊斃恐嫌現場搜查線索 美聯社
【大公報訊】綜合法新社、《每日電訊報》、《金融時報》報道:在今年新年德國科隆發生大規模難民性侵事件之後,本次火車襲擊案可能再次點燃德國乃至歐洲境內有關難民的爭議。
去年一共有創紀錄的110萬難民入境德國,當中有15萬是阿富汗人。鑒於大批難民蜂擁而至,在今年3月土耳其和歐盟達成難民交換協議,進入德國的難民數量開始下降,每月約有1.6萬人入境,今年仍然將有60萬人抵埗,明年則有40萬人,之後每年約為30萬人。5月,財政部的報告顯示,到2020年,德國政府將花費936億歐元(約8003億港元)處理難民問題。這些獲准進入德國的難民,約有55%要在五年之後才能找到工作。
儘管默克爾的支持率近期有所回升,但發生火車襲擊案,再有民眾歸咎其歡迎難民的政策,也有可能再次引發政治上的緊張。巴伐利亞州政府由基督教社會聯盟(CSU)領導,該黨是默克爾所領導的基督教民主黨的姐妹政黨。基社盟一直嚴詞批評默克爾對難民的歡迎政策,導致執政聯盟分裂,亦使得政府的支持率日益下跌。這種情況亦導致2013年才成立的新右翼政黨另類選擇黨(AfD)在國內崛起,目前該黨的全國支持率已達到10%,在德國16個州的議會佔據過半議席,在歐洲議會也享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