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疫下淒涼景 婆婆要食「二手飯」

時間:2021-04-25 10:21:37來源:香港文匯報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一年,貧苦大眾的處境愈見堪虞,孤苦無依的李婆婆變得一無所有。飢貧面前,她連唯一守護着的尊嚴也擱在一邊,硬着頭皮流連美食廣場及快餐店吃別人食剩的「二手飯」果腹。她近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無奈地說:「餓起上嚟唔顧得咁多。」不少美食廣場的檔戶透露,疫下「二手飯」食客趨增,「他們經常在遠處等,見有人食剩飯餸,就趁清潔姐姐未執走前,馬上跑去個位坐低,若無其事咁食嗰碟飯,睇見都心酸。」

  年約八十歲的李婆婆在深水埗基隆街一間劏房獨居,靠政府微薄的綜援金維生,仍不時無錢開飯,溫飽也成為一種奢侈品。飢餓面前,尊嚴低到塵埃裡,過去一段時間,她經常硬着頭皮在住所附近的美食廣場流連,趁食客離席坐在其位置上,吃其「二手飯」。

  綜援金交劏房租 唔夠錢買餸

  李婆婆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坦言,這也是為勢所迫,「香港地,唔好話去餐廳食飯,就算自己煮,餸菜都好貴,根本無力承擔。餓起上嚟唔顧得咁多,反正『食得唔好嘥!』」

  話雖如此,但疫情下「二手飯」容易增加染疫風險,目睹這一幕的美食廣場保安員於心何忍?他日前向商場裡營業的社企銀杏館透露李婆婆的處境後,銀杏館即派員邀請李婆婆每天到銀杏館內的飯堂進食兩餐。

  告別「二手飯」的李婆婆笑逐顏開:「每天都有不同的菜單,在飯堂吃飯很開心。」她心滿意足地細味熱騰騰的菜肉餃子麵,咀嚼着善心港人的每份心意。縱然不是什麼山珍海錯,但她吃得津津有味,皆因這頓美食是銀杏館專門為他們而設的大餐,不是吃別人吃剩的冷飯菜汁。

  溫飽以外,一米一飯更充滿着香港獨有的人情味,李婆婆感恩地說:「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有人會伸出援手,(市民)捐錢給其他人(弱勢社群)吃飯,而且政府亦開始正視長者需要,設立多種津貼。」雖然有兒有女,但提起家人她總臉有一言難盡之苦,相比之下素未謀面的市民更教她窩心。

  商戶心酸 扮睇唔到淒涼食客

  該商場的美食廣場是不少「二手飯」食客的飯堂,檔戶芬姐透露每日下午一二時,就會見到一些客人在場內流連等機會,「有啲唔係老人家,中年左右,唔係衣衫襤褸,不停在場徘徊。有啲檔主好心免費整個飯佢哋食,但唔係個個都肯食,可能覺得俾檔主識穿係二手飯食客好無面,所以有啲人一俾檔主邀請就馬上離開。」

  部分檔戶不想傷害「二手飯」食客的自尊心,索性扮作若無其事。芬姐表示,過去一年「二手飯」食客增多,「睇見都心酸,食人哋食剩的飯好危險,都唔知人哋有無病。」

  向李婆婆伸出援手的銀杏館的行政總裁麥梅媚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李婆婆是該機構迄今唯一吃「二手飯」的案例,「之前我們無想過會有人吃『二手飯』,但我哋相信李婆婆只是冰山一角的案例。」

  銀杏館「愛分享·社區飯堂」計劃下的「福飯」是透過熱心市民認購,資助像李婆婆這些有需要人士到銀杏館用餐,受助人如想自食其力,機構同時會提供就業機會,目前已聘請逾140名長者,其中部分人同為「飯友」。

  疫情前,銀杏館的「福飯」每天要準備數十至一百份,而爆疫後需求量倍增,疫下部分長者的苦況惡化,麥梅媚說:「第一波疫情每天有逾二三百人前來,直至現在增加至每天逾千人……子女經濟狀況大不如前,好多獨居長者唔想加重子女負擔,於是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三餐。」

  慈善社企銀杏館 疫境收益減七成

  

長者在銀杏館領取福飯堂食。(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銀杏館是一間社會企業,全港有6間分店,除透過市民認購每份約30元的飯券,向合資格的弱勢社群提供免費膳食外,該館也同時經營一間收費的食肆,賺取的利潤用以聘請長者在銀杏館工作。不過,該食肆也沒有「特權」,必須遵守食肆處所防疫措施,麥梅媚承認,該館由於疫情,客源減少,收益激減七成,而市民認購飯券的收入也有所減少,使用免費膳食的人數卻倍增,要維持收支平衡有困難。

  市民節衣縮食 飯券認購減少

  麥梅媚表示,由於銀杏館屬於慈善及社會企業,因此都是以自己資金營運,並沒有任何捐款或政府支援。在疫情期間,由於收緊食肆營業時間和經營模式,加上市民都對疫情憂心忡忡,減少外出用膳。經濟不景,導致大家都要節衣縮食,付費用膳的食客人數大減令食肆收益大跌七成。

  在認購飯券方面,深水埗分店店齡最新,今年2月開張,是旗下唯一設有派飯堂食的分店,目的是希望受惠者能夠有外出吃飯的感覺,目前接待近三十名長者及無家者,「長者屬於高危一族,疫情下有近九成長者已經接近一年沒有出門,甚至在外用餐,因此希望為他們設立一個飯堂可以讓他們在這裡安心吃飯。」

  在疫情打擊下,認購飯券的人數雖有增加的跡象,但每人認購數量減少,「以往會有不少市民,甚至會有機構作為『團建活動』呼籲員工集體認購飯券,有一些人甚至一次過認購數十張飯券,資助弱勢社群開飯。現在認購市民多咗,但每人認購一張起,兩張止。」變相認購數量減少,收支勉強維持平衡,讓受惠人士有啖安樂茶飯。

  呼籲守望相助 支持派飯服務

  雖然現時收支比例仍可平衡,但未知隨着疫情持續會否再度下跌。麥梅媚說,若未來認購飯券的數量供不應求時,會動用付費餐廳的收益幫補派飯計劃,「相信要動用利潤幫補時,市道已經好差,更多市民需要派飯,條數能否維持平衡也是未知數,亦都唔知可以支撐幾耐。」

  因此,她呼籲仍有經濟能力的市民伸出援手支持派飯服務,「這個計劃彰顯香港人在艱難時期守望相助的精神,有一些家長用膳後得悉計劃,會叫自己的小朋友認購一兩張飯券,教導他們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