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大三建築擬列法定古蹟

時間:2018-06-21 03:15:07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聖公會中環建築群「寓保育於發展」計劃將會興建樓高25層的私家醫院/構想圖

  【大公報訊】古物古蹟辦事處建議,將香港大學三幢一級歷史建築物,包括馮平山樓、儀禮堂、梅堂,升級為法定古蹟。若建議在今日獲古物諮詢委員會通過,港大將繼本部大樓、孔慶熒樓、鄧志昂樓及大學堂後,坐擁七座法定古蹟。

  馮平山樓1932年啟用,前身為香港大學中文圖書館,是三層高紅磚和花崗岩建築,由東亞銀行始創人馮平山出資興建及存放他捐出的書籍,曾於1944年被日軍改作研究所,至1996年與徐展堂樓底下三層展廳合併後改稱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儀禮堂、梅堂分別建於1914及1915年,同樣是紅磚建築,是港大第二及第三間學生宿舍,二戰期間,曾被徵用作瑪麗醫院救援院舍,曾歷經翻新,現已改作大學的行政辦事處。古蹟辦認為,三座歷史建築都有重大的歷史價值,大學亦同意將三幢建築列為永久保護古蹟。

  聖公會中環擬建私家醫院

  另外,會議亦會討論聖公會修訂「保育中環」地段內發展計劃,聖公會最新建議在前港中醫院原址興建一間25層高私家醫院,項目內三幢一級歷史建築則保留,分別為會督府、聖保羅堂、教堂禮賓樓,但二級歷史建築基恩小學只保留外部立面。古蹟辦認為計劃可以接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