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喉舌、肥佬黎(黎智英)創辦的《蘋果日報》最近有「揦鮓招」,登曬廣告大灑金錢話徵求各界知名人士的所謂「爆相」、「爆片」,更把歷任特首家人列為其中的監視目標。《蘋果》此舉等於用錢買新聞,但內容與公眾利益扯不上半點關係,鄭晴拆穿其背後陰謀:為了報紙救亡玩促銷,及提高網上流量,侵害別人自由和私隱,喪盡道德。
「陳健康事件」鬧足20年
壹傳媒集團旗下刊物過往一直用錢炮製新聞,劣跡斑斑,鐵證如山。1998年「陳健康事件」,時隔廿年仍為人詬病,當時蘋果記者付錢予妻兒自殺身亡後的陳健康,要求他北上尋歡,並讓記者拍攝他的「獨家照片」,其後陳承認接受《蘋果》記者五千元「津貼」,「擺甫士」給記者拍照和報道。另外,蘋果記者曾於99年被廉署揭發向警察行賄「買料」,全城抨擊之聲四起。真係「日日爛蘋果,老作啱都變錯」!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更在facebook發文,直斥《蘋果》的做法「卑劣」,又呼籲各界對《蘋果》進行反制手段,將報料人的容貌拍照存檔,除了報警,還可以報稅局,因為《蘋果》有法律責任將報料人的報酬連同真名實姓報稅局,報料人亦必須要報稅。梁振英又揶揄曾號稱為稅務專家的「泛民」會計界議員梁繼昌,要一如以往、大義滅親地寫信去稅局要求調查相關機構和人士有無報稅,如果梁繼昌「欺善怕惡」,大家就要「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