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剪短鋼筋風波,牽扯出政府、港鐵、承建商和分判商之間一連串問題,掌握最多資料的總承建商禮頓建築一直迴避向公眾交代,連港鐵索取關鍵資料亦不得要領。事件其實關乎本港基建工程的生態,包括承建商與分判商之間的監管制度是否有效,及違規事項的通報機制是否完善等。政府應該當機立斷,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沙中線工程問題之餘,更要檢視全港基建工程質量安全。
沙中線工程由政府出錢委託港鐵興建,港鐵找來禮頓作為總承建商,再將工程項目分判出去,「一層管一層」。在事件中,總承建商禮頓和負責紮鐵工程的泛迅建築最清楚事件來龍去脈,但事件曝光以來,禮頓和泛迅從未直面公眾,港鐵面對禮頓似乎亦無計可施。
今次風波牽涉是否有人違法,必須追究到底。社會廣泛認同政府有必要引用《調查委員會條例》,如調查南丫海難般,設立由法官領導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傳召證人宣誓作供及提交文件,破除各種障礙,盡快令事件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