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五礦地產營運總監羅耀榮\大公報記者林志光攝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市建局雖則收回深水埗通州街╱桂林街重建項目的商業部分,然而無減發展商的興趣,項目共收到20份標書,應是該局項目所收標書的次高紀錄。
本港樓價不斷破頂,發展商亦要四出覓地發展,昨日截標的通州街項目,雖是中小型發展規模,且緊貼近高速公路,但一眾發展商都踴躍入標,包括大型發展商如長實(01113)、新地(00016)及會德豐地產;中小型如其士國際(00025)、英皇國際(00163)及遠展發展(00035)等;內地發展商則有萬科及五礦地產等作代表。
市建今始公布入標發展商
南豐地產發展部總經理盧子豪表示,發展商看好後市才會入標。遠展地產發展總監方文昌指,公司在區內有發展經驗,並有樓盤在售,希望今次可再下一城。五礦地產營運總監羅耀榮則稱,今次是公司首度入標爭奪市建局項目,並會逐步爭取在港有更多發展,該項目投資額不大,且是市區地皮,適合公司發展方向。另英皇高級物業主任張思薇指,該區有不少重建項目,正蛻變中,具發展潛力;至於要為市建局興建商業部分所涉成本,會適當地反映在標價上。
市建局公布,早前邀請38家發展商競投該項目的合作發展權,昨日共收到20份標書。該局董事會的招標遴選小組會評審各標書內容,並提交合作建議予董事會作決定。
過往最多標書的市建局項目,是由信置(00083)投得的中環嘉咸街地盤A商住項目,共22份,今次通州街項目,則與新地於2015年投得的土瓜灣北帝街項目並列第二位,均有20份標書。
此外,該局自今次起,會公布所有入標發展商的名稱及不記名方式公布所有入標價,羅耀榮、方文昌及張思薇等都認為此舉可增市場透明度,對投資者有極好參考作用,令投標價更趨健康及公平。
該項目佔地約1.6萬方呎,總可建樓面逾14.43萬方呎,初步擬建28層高商住大廈,商業部分佔五層,提供約210個單位,預計2023/24年落成。市建局收回商業部分作為深水埗設計及時裝基地,以培育本港時裝設計人才,將該區發展成為全港設計及時裝焦點。發展商今次以一口價方式競爭項目發展權,將來項目住宅及車位的賣樓收益如超出18億元,該局可獲分紅,首三個5000萬元,可獲分20%至40%,之後便獲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