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一信一電總關情

時間:2018-04-24 03:15:25來源:大公網

  中聯辦社工部王瑞光日前於該辦員工專欄發表題為《一信一電總關情》的文章,細談在中聯辦負責信訪工作的點點滴滴,表示「信訪處為香港朋友提供了便捷的溝通窗口和平台,讓我們有了更多傾聽市民心聲、服務香港朋友的機會和空間。」他感嘆說,縱使相逢不相識,又何妨?真心服務,初心如故!

  王瑞光在文章中寫道,信訪處的工作包括處理信件、接聽來電,平均每年處理3000多封信、接聽3000多個電話,「其中有提出意見的,有反映困難訴求的,但每一封信件、每一個電話都包含香港朋友對國家、對香港的深情和對我辦的信任與期待。」

  王瑞光特別指出,2014年非法「佔中」期間,收到近500封信,寄信人來自社會各行各業,雖然背景不同,卻都表達了希望嚴懲「佔中」策劃者與組織者的意願,表達對國家強大的驕傲與自信。

  協助反映香港人在內地遇到的各種困難和訴求,也是信訪處工作人員的核心關切,王瑞光說:「每每看到香港朋友在內地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或意見建議得到積極回應,我們都由衷地感到高興。」他憶述,曾有港人在內地遇到房產糾紛執行款項遲遲無法執行,嚴重影響子女正常求學,信訪處先後五次向內地有關部門反映,最終解決問題。

  來自北方的王瑞光說來港初期學粵語的熱情很高,但聽不懂說不好,學習變得有一搭沒一搭。直到一次,來電者批評「這是香港,你不會廣東話來這裏做什麼!」於是再戰粵語,連「食得鹹魚抵得渴」的俗語也聽得懂,後來當先為自己不地道的廣東話致歉說「我的白話講得不太好」時,對方總會以「我的普通話也很普通」善意回應,他形容「電話兩端默契一笑……這樣真好,您有信任,我有真誠,何愁距離遠近。」

  「在我們信訪處,珍藏着數百封感謝信和數十面錦旗、牌匾,但事實上,我們與絕大部分主人公素未謀面。」王瑞光自豪的表示,Here,we are always on line!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