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每日使用手機三小時或以上,當中有近三成更每日用達五小時或以上
資訊爆炸,手機內容五花八門,人們對手機愈來愈依賴,甚至上癮!有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每日至少三小時是「機不離手」,更有近六成人忘記帶手機外出會感到焦慮及不安,近半港人表示一段時間沒使用手機會心神不寧。專家分析,成癮者主要是對手機的內容上癮,例如遊戲或社交網站等,而成癮問題更可能會一步一步蠶食生活。/大公報記者 朱樂怡、徐曉彤(文) 蔡文豪(圖)
城市女青年商會在今年二月至三月間,以問卷調查723名市民的手機上癮情況。結果發現,超過六成受訪者每日使用手機三小時或以上,當中有近三成更每日用達五小時或以上。受訪者最常使用的手機功能是看WhatsApp、Line、Wechat等即時通訊程式,獲八成受訪者選擇,其次是瀏覽社交網站如Facebook、Instagram(66%);亦會用來看影片、聽音樂等娛樂(61%)、拍片影相(51%)、玩手機遊戲(42%)、工作需要(26%)等。
聚會做低頭族惹人厭
手機本是不能見面下盡量拉近人與人距離的媒介,但當遇到問題、感到悲或喜都想與人分享時,只有兩成人會致電對方親口訴說;超過六成人只會透過WhatsApp等通訊程式分享,亦有14%人會在社交網站貼文分享。
手機成癮更可能惹人反感!近七成受訪者認為在聚會經常用電話是不尊重的行為,又會覺得你不專心(62%)、忙碌(58%)、冷漠(47%)及不擅言語(38%)等。只有極少人對你有正面感覺,如緊貼資訊(10%)、社交能力強(5%)和成功(2%)。
手機內容是關鍵
調查亦顯示,有65%受訪者集齊四個或以上的手機上癮徵狀,包括放下手機時會記掛手機內容,及沒有得到朋友的即時回覆或讚好就會不開心等。
成癮行為心理學家李紹麒向《大公報》記者進一步分析,成癮者主要是對手機的內容上癮,例如有研究指出,女士偏向沉迷Facebook,男士則偏向沉迷賭博及色情資訊等內容。一旦有上癮問題,會出現失眠、無精神、情緒焦慮等問題,繼而影響學業、工作及社交生活等。他建議成癮者要了解清楚自己的內心,「問清楚自己(電話內容)有咩咁重要令你放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