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綜合報道:說起周庭,1996年底出生的她,15歲時便煽動部分青少年學生反對國民教育,在有心人和黃媒的炒作下,周庭小小年紀頻頻受訪,「推動」連大專學者都不甚了解的複雜議題,一步一步走向「播獨」賣國不歸路。隨着周庭最初所屬的「學民思潮」(「學民」)煙消雲散,以及草創的「香港眾志」不斷閙出醜聞,時至今日,連反對派媒體都承認,「花瓶」是許多人對周庭的印象。
不過,這位黃衞兵「花瓶」,其實最叻的就是卸膊。
相信不少市民仍記得,2014年10月,當時有份煽動青少年充當「爛頭蟀」的周庭,眼見佔領禍港行動勢色不對,率先「縮沙」表示要辭去「學民」發言人一職,理由是「我只有17歲,面對非一般的壓力,我真的感到極度徬徨及疲倦」。
此舉不但令一眾追隨者眼鏡、玻璃心碎了滿滿的一地,周庭等人「要付出就退縮」的本質,更為「學民」的解散埋下伏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短短數個月後,亦即2015年5月,所謂「極度徬徨及疲倦」的周庭,又在電台公開揚言要發起二次「佔領」,威脅政府要在立法會表決政改方案讓步,否則或會「有人破壞商舖或私人建築物」雲雲。不過,周庭再次為自己準備了「免責條款」,聲稱:「我不能作任何保證,因為我控制不了所有參與示威的人」。
流竄海外 賣國播「獨」
說到「花瓶」賣國,有一點須先說明,就是周庭自2011年高調站出來時,一直隱瞞自己自幼已取得居英權的事實,6年多來予公眾的印象是,她是以中國香港人的身份出來搞搞震,包括2017年6月她和黃之鋒到日本抹黑中國時,仍狂呻中國將「中國人的身份,強加到我們的身上。」乞求日本干涉香港事務。
不過,當面對立法會補選機會時,周庭馬上抵受不住高薪的誘惑,終於在2017年12月,自揭自己擁有居英權,並急忙補充稱已在處理放棄英藉的手續。
反對派沒有誠信和人格分裂,公眾早已看在眼內。周庭隱瞞自己是英國人,自言非常喜歡日本,喜歡不時在個人社交媒體曬出她到日本與日本「學界」「交流」的訊息或旅遊圖片,甚至煞有介事地以日本動漫《科學超電磁砲》,為網民「科普」警方2016年2月在黃台仰住所內搜出的電磁炮是什麼東西。
不僅如此,她還多次到台灣、日本等地「播獨」,大發歪論污衊香港和港人。譬如她到日本抹黑香港法院判決「雙學三丑」衝擊政總是「政治檢控」;又稱港人如果不爭取「自決」及「公投」,就會失去「自治」,失去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雲雲。
說到破壞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周庭之流就一定有份。
以周庭等人最初活躍的前「學民」為例,作為一個學生組織,短時間內便有數以百萬港元計的流動資產進帳,來源可疑自然不在話下,更被踢爆2015至2016年短短一年內,過百萬元資金去向不明,之後便急急腳宣布解散「學民」,草草成立新組織「香港眾志」。
但同樣短短一年,「眾志」又爆出「穿櫃桶」疑雲,聲稱與周庭同為常委的林淳軒「違反的財政處理程序」,一腳將林踢出黨便算了事。財務上如此「混帳」,行事如此草率,難怪恒生銀行禁咗周庭的個人戶口,滙豐也拒絕為她開戶口。
如此看來,香港過往幾年亂象紛呈,政府確實有必要檢討執法尺度的問題。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