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研究協會昨日公布最新民調,46%受訪者最重視的議題範疇是社會民生,其中「土地及房屋」是整體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民生議題;依次分別是經濟與政治。值得留意的是,在政治的分項議題,整體受訪者以及最關注政治的受訪者皆表示最重視「內地與香港關係」,分別有25%及21%。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呼籲,政府應該推出可行措施,積極回應社會訴求。/大公報記者 馮瀚林
香港研究協會於2017年12月7至12日,成功訪問了1078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以了解及追蹤市民最重視的本地及國際議題。本地議題範疇方面,社會民生最受重視,其次是經濟,有26%,再次是政治,有21%。結果顯示,各個組別受訪者皆重視社會民生,而18歲至29歲的青年除關注社會民生外,政治也是其相當關注的範疇。
貧富差距亦「上心」
至於政治的分項議題,整體受訪者以及最關注政治的受訪者皆表示最重視「內地與香港關係」,分別有25%及21%。值得留意的是,整體受訪者以及最關注政治的受訪者,對「行政與立法關係」的關注度是眾多分項議題升幅最大,分別上升4%和5%,反映不少市民關注修改議事規則對行政立法關係的影響。
經濟方面,房地產價格依然是整體受訪者最重視,有30%,反映樓價依然是市民最上心的經濟問題。其次是貧富懸殊,有23%。第三就是物價,有15%。至於社會民生範疇,「土地及房屋」是最多整體受訪者關注,有30%。其次是「社會福利保障」,有18%,第三是教育和醫療衛生,有14%。
促務實回應社會訴求
放眼世界,市民最關注就是「和平與安全」,有53%,其次是經濟,有23%,第三就是社會發展,有14%,反映國際安全問題仍然是多數市民的關注重點。「和平與安全」一項,「恐怖主義」仍然是市民最重視的項目。值得留意的是,整體受訪者對「戰爭/武裝衝突」關注度升幅最大,上升5%,相信與朝鮮近期試射導彈的行徑,引起國際局勢不安有關。
香港研究協會負責人表示,社會民生是市民最關注的範疇,尤其是土地及房屋、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呼籲政府就相關項目研究及推出可行措施,切實回應社會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