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警方講述毒販製毒過程,指出工場為低密度屋苑,異味較易消散
警方首次搗破有人利用租用的豪宅單位作製毒工場,有別於過往破獲的公屋或私人屋苑單位。毒品調查科署理高級警司(行動)吳穎詩估計,涉案單位面積達1000平方呎,即使將大量毒品原材料搬進,鄰居也容易以為是新居入伙,不會引起懷疑,加上該處為低密度屋苑,製毒過程釋出的異味較易消散,而毒販會在單位及走廊放置香薰以辟味。
吳穎詩稱,涉案單位存放大量易燃、揮發性高或有腐蝕性的物品,充斥強烈刺鼻氣味,影響探員入內調查亦並構成危險。她提醒市民,製毒過程通常釋放刺鼻氣味,如發現任何處所傳出白電油或酸性氣味,應提高警覺,如有懷疑,應立即報案。
另外,製造或販運毒品均屬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警方呼籲切勿以身試法。資料顯示,本港檢獲可卡因持續上升,2014年檢獲130公斤,2015年增至292公斤,去年更增至470多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