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觸感記字板」為讀寫障礙的人而研發,發揮助人自助精神
在大仔昊罡的小時候,我經常讓他看聖經故事,其中一個叫《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昊罡十分喜歡,重複翻看。讀過這個聖經故事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個與勇氣有關的故事。生得矮小的大衛,無視眼前巨人歌利亞的嘲笑,亦無懼歌利亞身形上的優勢,憑智慧及勇氣將他狠狠的擊敗。不知昊罡是否對這個故事很深刻,我覺得他有時也像大衛一樣,面對挑戰,也是樂於接受和勇敢向前。
昊罡讀中一時,學校讓他參加「羅氏少年科學家大獎」比賽。當時他是眾參加者之中,年紀最輕的,他的發明品「觸感記字板」與其他參加者的作品比較,看似製作簡單,但背後心思是為幫助讀寫障礙的人記字而設計的,昊罡本身也有讀寫障礙,正好發揮助人自助的精神,幫助有需要的人。
父母才是孩子熟悉的教練
在科學發明的比賽中,除了要具創新意念的傑作,也要在比賽過程中,向評審解說自己的製成品,這也是能否突圍而出,獲得認同的一個指標。最初我認為這是昊罡最弱的一環,一方面他未在200多人面前講解過。另一方面,他有讀寫障礙,要看及記大量文字資料,實在有點吃力。
當時,昊罡自知有發明的資優天分,亦有勇氣面對挑戰。我想,要讓他充分發揮水準,就不能令他感到太大壓力,尤其是大部分對手比他年長三歲,稍有差池及怯場,容易影響自信,可能從此對科學發明不再感興趣。為了令他以最佳狀態出賽,我認為,惟有父母自己才是最熟悉昊罡的教練,所以絕不能每事假手於老師。我從旁協助他練習及綵排,使他在報告前已對內容純熟。
在練習過程中,我不會對他提及勝敗,與他一起不理會其他參加者作品有多強勁,便不易打擊自信,就如《大衛和歌利亞》故事的教訓。比賽當天,我先送給昊罡令人興奮的白巧克力,白色不會弄黑牙齒,避免影響評判對他的印象。最後,昊罡能表現冷靜,亦流暢的講出報告內容,並贏得2013年的「羅氏少年科學家大獎」冠軍,可到瑞士免費實習,擴闊眼界。
我很純粹的認為,孩子願意接受挑戰,有勇氣面對眼前困難的話,已十分優越。作為家長便要全力支持他,即使是一場必敗的仗。
香港模範家長 關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