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單車節下月辦 提升狀態免DQ

時間:2017-09-07 03:15:18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報道:旅發局舉辦年度「香港單車節」下月8日「殺到」,不少車手磨刀霍霍備戰「三隧三橋」。就過往時有選手因超時而未能完成賽事,有單車專家「教路」,建議選手把握尚餘的一個月時間,每周進行三次節奏、間歇及爬坡的「實戰」訓練,健身強化大小腿等肌肉,藉此提升狀態,避免當日再被「DQ」(取消資格)。

  按照旅發局建議,參與50公里及30公里賽事的車手,平均時速分別須達29公里及23分里,否則基於封路時限,車手如未能在指定時間內抵達各檢查站,須折返或登上「收容車」。以去年50公里及30公里賽事計,分別有10%及一半選手被「DQ」,反映經驗較淺的車手較易「出事」。

  前三項鐵人港隊成員、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單車體適能教練溫振豪(Zeco)建議,選手應每星期至少進行三次不同的練習保持狀態(見表)。以「節奏」練習為例,參與30公里賽事的「初哥」,平日宜從沙田體育學院出發,沿單車徑踩往大埔廣福邨,每段全長近12公里,來回踩兩至三次足以應付比賽。

  「留前鬥後」 三招練肌肉

  至於「間歇」及「爬坡」訓練則有助調配體能「留前鬥後」,包括應付人稱「攞你命斜」,尖山隧道路段中,斜度達6%的一公里長斜坡,練習的最佳選址則是大埔新娘潭公路段。

  Zeco表示,「周末車手」往往缺少時間練習,故建議選手如未能進行上述練習,即可換成連續踩一個半小時。車手亦可每天嘗試鍛煉肌肉三招(見組圖),因應進度增加難度,可改為負重登階、俯撐棒式交替及蝴蝶腳式仰卧起坐等,每組動作重複約20次,每次三組,有助強化腰背及下半身肌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