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膠袋大濫用!環保團體綠領行動最新調查推算,港人單是在一個雨季,已耗用1400萬個雨傘膠袋,商場與政府設施紛紛成為「大嘥鬼」,平均一分鐘派出一個雨傘膠袋,沙田一個商場更於短短45分鐘內派出逾300個袋,浪費情況令人擔憂。環團建議政府,促請商場及其轄下設施停止使用雨傘膠袋。\大公報記者 趙凱瑩
踏入雨季,本港七月份錄得總雨量達570毫米,較正常超出五成,市民出入商場都習慣為雨傘套上膠袋。綠領行動人員在7月17日至18日,天文台發出多次黃色及紅色暴雨警告時,在全港53個大型商場、商廈、文康設施及醫院,每處逗留約45分鐘,觀察統計雨傘膠袋使用情況。
綠領行動助理項目經理葉翠雯稱,統計發現,近89%物業有提供雨傘膠袋。35個私人物業中,97%有派發雨傘膠袋,較2009年同類調查的69%大幅上升。政府也是「大嘥鬼」,18個政府設施中,13個即72%有派發膠袋。派發的膠袋中,59%是一般雨傘膠袋,僅約41%是可降解膠袋。市民一般在離開物業時便棄置,使用時間極短。
環團促當局帶頭減派發
葉翠雯稱,綜合目測計算,平均一分鐘派出一個膠袋,約6.5%的設施更安排職員在場主動派發,甚至要求顧客使用。沙田HomeSquare派雨傘膠袋情況最嚴重,45分鐘內已派出298個。若按全港約500個商場及300個政府設施、平均每分鐘派一個雨傘膠袋推算,港人單在雨季,便耗用超過1400萬個雨傘膠袋,情況令人擔心。
雨傘膠袋目前並不在膠袋徵費範圍內,被問及應否將之納入徵費,葉翠雯稱,該會並非要求全面禁止派發,但認為政府可加強推動旗下設施減派雨傘膠袋,公眾與商場管理公司也可出一分力,例如物業入口可鋪設嵌入式地氈、放置地面吹風機,公眾可選用卸水能力較好的納米雨傘,或重用膠袋。
她稱綠領行動去年已推出自願性的「減少使用/派發雨傘膠袋」約章,13間商場及商廈已經簽署,為鼓勵物業參加,該會正推出「減少使用/派發雨傘膠袋」審核認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