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昨日在香港舉行第16次會議
【大公報訊】粵港保護知識產權合作專責小組昨日在香港舉行第16次會議,專責小組去年完成了24個合作項目,下一年的合作項目將增至28個,當中新增了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知識產權合作領域。粵港雙方將繼續緊密合作,共同推動區域在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貿易進一步發展。
知識產權署署長梁家麗昨日在會議後記者會上表示,為配合「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粵港兩地在過去一年,已經在跨境保護、知識產權貿易和交流研討等方面,完成了24個項目,例如進一步完善兩地知識產權情報交流和案件調查機制,深化商標執法及版權執法合作,並透過專責小組舉辦研討交流,協助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提升競爭力,為開拓市場做好準備。
梁家麗稱,專責小組未來一年合作項目增至28項。下年重點合作項目包括探索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發展機遇,以高端知識產權服務支持青年創業為題在廣東自貿試驗區橫琴片區開展交流活動。此外,來年將加入與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合辦的商標註冊審查工作交流項目,促進粵港商標領域的合作與發展。
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馬憲民表示,省政府致力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侵權行為,並已經透過司法等渠道,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雖然省內企業對知識產權運用的認知仍然相當薄弱,企業走出去時面臨風險,希望大灣區能促進粵港澳三地在知識產權合作,促進資源及信息共享,培訓相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