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和」字如同照妖鏡

時間:2017-05-04 03:15:11來源:大公網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昨日出席一個佛教嘉年華,在致辭時以違法「佔中」、「佔旺」等事件作引子,批評香港有小部分人以為暴力可解決問題,情況令人擔憂。她希望香港市民能以佛陀為榜樣,發慈悲之心、懂得自我反省、多點包容、少點執著。

  今天香港的政局狀況,梁愛詩的良好主觀願望,一時間恐難實現。因為策劃違法「佔中」和「佔旺」的幕後黑手,他們並非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個別政客打着「民主」大旗,博取市民的關注與同情,達到他們反中亂港的目的。其實,民主只是他們的幌子,與中央對抗,試圖擺脫中央對香港擁有的實質管治權才是反對派的目的所在。別有用心的政客不斷製造社會矛盾和對抗,製造社會撕裂,惟有社會撕裂,他們才有更大生存空間。諷刺的是,撕裂製造者卻將修補撕裂責任推給政府,如此一來,政府只能永遠跟隨他們的節奏起舞。

  梁愛詩的願望若要成真,香港普羅大眾必須善用一個字─「和」。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和政治組織能「以和為貴」,「緩和」社會不同矛盾,創造「和平共存」的空間。在遇到爭論性議題時,能夠「心平氣和」「和顏悅色」探討問題,而非訴諸肢體和語言暴力。社會各界能「和衷共濟」,共同處理好香港面對的經濟、房屋等社會民生問題,共同建立「和諧社會」,讓香港人在「和緩」氣氛之下「和氣生財」。

  《論語.子路》中提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反對派早前拋出又急速收回所謂的「和解」方案,竟是犧牲法治的「特赦」論。因此,是君子還是小人,是人還是鬼,一個「和」字,如同照妖鏡。

  蔡樹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