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5月1日,大家都會因五一國際勞動節而放假一天,那五一勞動節的產生背景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想很多朋友都不太了解,事緣公元1886年美國芝加哥的逾20萬勞工,因每天繁重的工時引致集體上街爭取每日八小時工作制度,來捍衛自身的勞工權益。進而引升至公元1889年7月在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恩格斯宣布每年5月1日為國際勞動節,是日為公眾假期放假一天。在新中國成立,公元1949年12月亦正式宣布:每年5月1日定為法定勞動節假日。
身為企業的經營者,在勞資雙方中,深刻感受到魚和水的關係,魚沒有水不行,水沒有魚亦不行,雙方的存在,對於大家都是重要的。
在香港經濟發展的數十年來,我們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以工業發展為主導,廠商與工人樂也融融,共同攜手創造了香港的工業傳奇。生活雖然艱辛,打工仔女仍樂在其中,這在我們共同回憶中的粵語長片中可看到不少相關場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香港開始發展國際商貿及航運業,本地企業和人才,開始闖世界,到海外拓展業務,開拓國際化的眼界及學習到國際企業的管理,逐步形成香港國際化的雛形。到了九十年代至2000的十年,香港逐漸形成亞太中心,企業與人才,為亞洲與太平洋的廣大工商客戶,提供諮詢、法律、保險、融資、房產……各類服務,企業與員工都能賺取豐厚的收入,一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時至今日,香港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文化、藝術及服務中心之一,企業與員工的關係,變成創新與智慧的關係,企業需要不斷創新,以保持活力與競爭力,這一切需要全體員工智慧與行動的配合,所以亦可以說是「創智彙」創新智造的彙合。
今天的勞工不再是單純的勞工,更加是企業的寶藏及重大資產,得人才者得市場,企業沒有人才,何以開拓業務佔領市場,又如何能生存呢!善待你的員工,如善待你的家人,這是企業經營者必須做的,只有做得更好,不會做不到的。在五一國際勞動節,這個企業與員工皆大歡喜的日子,我期望真能將勞資關係演變成夥伴關係,這才將走得更遠和更長。
黃鵬 菁英會理事、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名譽會長、富達會常委兼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