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大棠漫天紅葉 四式留住楓情

時間:2017-01-01 03:15:16來源:大公網

  圖:楓葉換上鮮艷紅妝!記者用上長焦距鏡頭,令背景模糊,突出主體楓葉/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是日圓旦,郊遊好時機,不用看「通勝」,都知適宜拿起相機拍紅葉去。漁護署前日發布最新「紅葉情報」,元朗大棠山道的紅葉指數為「A至B」級,即樹葉開始變「極紅」。不想錯失良機,可以跟着「輪椅上的攝影師」鄭啟文(Kevin Cheng),按下快門,記錄2017年讓你心曠神怡的楓葉世界,出發!/大公報記者 郭艷媚

  Kevin已有十年拍攝經驗,擅長拍攝風景及靜物。因先天患有一種叫「季肋發育不全」的遺傳病,導致行動不便,「有時候路中間有三至四級樓梯,就已經走不到。」然而,逆境卻不能阻礙他對攝影藝術的追求,「輪椅去到的地方我都會去」!

  要人亦要景 丟失重點

  幾年前,Kevin去新界東北拍攝稻田,稻田的路「很爛」,泥「很鬆」,平時坐電動輪椅的他,轉用手推輪椅,找了幾個朋友一前一後幫忙推,也堅持不拍攝不罷休,為的是記錄社會風貌。由於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兩年前,他和喜歡攝影的表弟更不辭勞苦遠征韓國,拍下大量紅葉風情。

  香港山野刻下正讓楓葉染紅了臉,前來「朝聖」的市民絡繹不絕,舉起相機和手機拍個不停。然而,怎樣才能拍得別具一格?Kevin有辦法!

  第一招是「帶小道具」。Kevin說,「用紅葉畫面作為背景,帶幾隻鍾意的LEGO(積木玩具),在鏡頭前訴說小故事。例如情侶們,可以帶一隻男仔LEGO和一隻女仔LEGO,手牽手在紅葉下拍拖。」

  第二招是注重「色彩對比」。Kevin再教路,「因為溫度暖,有些楓葉遲遲未見紅,不過恰恰可以把綠色、黃色、紅色的葉子聚合起來拍攝,反而會令紅葉更為突出。」

  第三招是「善用『淺景深』」,拍出前清後矇,主次分明的照片」。他笑言,「現代人其實好貪心,很多人拍照的時候想人像清晰,又想後面的紅葉清楚,可是這樣會丟失了主體,最好還是要做出取捨。」

  備反射鏡影「冬甩」效果

  最後一招是「等待四點至五點的陽光」。Kevin解釋,「冬日的夕陽很暖和,配合紅葉,拍攝出來的效果會很柔和,最好搭配日落時的逆光,可帶出更高的春暖感。」

  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拍攝紅葉前,Kevin建議大家先預備所需鏡頭,如反射鏡(200mm至300mm),由於反射鏡的中央部分不能透光,因此當在背景出現高光點時,就會形成光圈,即攝影俗稱「冬甩」的特別效果,拍攝紅葉時特別有趣。

  Kevin還建議帶備廣角鏡(12mm至24mm),例如在拍攝青衣公園人工湖旁所種植的一排落羽松和水杉時,就需要取比較闊的畫面,盡量拍攝更多的紅葉。如果去香港公園和動植物公園拍攝紅葉,楓樹比較高,長焦鏡(200mm以上即可)則必不可少。

  至於「龍友」常攜帶的腳架,Kevin則有所保留。他說:「當我們在拍攝楓樹時,可能有時候有不同的小動物經過,如果把相機固定在腳架時,就不能即時把鏡頭轉過去小鳥處,會影響選擇畫面的機動性,我寧願把快門調快,也不用腳架。」

  近年,元朗大棠有機生態園種植逾700株楓香,成為拍攝紅葉的「打卡」熱點。記者從大棠山道路口下車,沿大馬路直上,途徑大棠郊野公園燒烤場,可到小食店買零食小息,繼續前進至大棠山道,大約步行三十分鐘可到達楓林,一大片紅葉映入眼簾,楓樹多而密集,並相對較矮,有些紅葉更伸手可及,但遊人甚多。不想影樹變影人,早上九點前上山看紅葉吧(當然拍不到四點至五點的陽光,要作取捨),你能早起嗎?

  攞Wide景可轉到城門大埔滘

  Kevin還告訴記者,「早幾年大棠紅葉未有咁hit,容易影相,而家想拿個Wide景,簡直唔使旨意,同你拿個Wide景影旺角無分別。」Kevin建議大家不妨考慮去其他郊野公園,例如荃灣城門水塘、馬鞍山郊野公園、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等,能拍到比較廣闊的景色。現在閒時,他也會帶着兩歲半的女兒,去郊野公園玩,感受大自然氣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