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香港人家]任詠華給巨企一點顏色

時間:2016-12-11 03:15:15來源:大公網

  圖:任詠華擅長研究光化學和光物理學

  有「彩虹科學家」之稱的任詠華,是香港極少數名動世界的頂尖女科學家。在創新科技、環保能源的研發大潮席捲全球下,她在此之前已埋首研發質佳價廉的新發光材料,力圖打破跨國企業技術壟斷局面,屢有突破。她認為,人類未來會面對嚴峻能源短缺問題,必須發展再生能源和節能材料,其科研正好適用在這方面,希望為世界突破能源困境提供新途徑。\大公報記者 唐曉明(文) 黃洋港/受訪者(圖)

  化學教授 曾獲「女性諾貝爾獎」

  任詠華擅長研究光化學和光物理學。行年五十三歲的她,是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20多年來一直醉心無機化學、配位和有機金屬化學、超分子化學和光化學的基礎研究,至今獲獎無數,例如在今年9月10日獲日本錯體化學(配位化學)會頒發日本錯體化學會國際獎,2011年獲頒有「女性諾貝爾獎」之譽的國際大獎─「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近年她正研究各種新類型的發色團和發光材料,有望應用於太陽能轉換及固態照明如有機發光二極管,自主研發核心科技。

  「我們通常研究發光材料,尤其是磷光材料,主要是希望能令化合物發出紅綠藍三原色的磷光,透過新穎的器件結構,亦可做出白光。這些發光材料可應用於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固態照明等範疇。」

  任詠華向記者解釋,傳統鎢絲燈泡是古老技術,逾90%能量都化成熱能,比較浪費,目前市面的光管和慳電膽的電源效率雖然較好,但當中含有水銀,拋棄時會污染環境。

  控制分子排列改發光特性

  為此,任詠華試圖研發新型發光材料及改善現有OLED器件結構,期望能大幅節能和減省生產成本。「現在流行LED和OLED,我主要做有機發光器件(OLED)研究,製作方法主要利用蒸鍍,在真空環境下製備器件,目前的科技更可利用印刷技術製備薄膜,就像印報紙般。這種印刷或旋塗製法便宜,電能轉化做光能的效率亦較高,產生熱能較少,能大幅節省能源,更可使用在彎曲的器件上。」

  研發港專利 創科基金資助

  經過不斷研究,任詠華發現利用超分子化學原理,控制分子與分子之間排列的方式,可以影響化合物的顏色、發光顏色、電荷傳輸及導電特性,「相同分子以不同的排列方法,會影響其分子軌道的能量隙,從而改變其顏色及發光情況,例如水分子之間都有氫鍵將之連結在一起,在冰狀態時分子之間會比較接近,而成為蒸氣時,排列則較為疏離。」

  她續稱,這技術還可優化電荷傳輸,對提升太陽能電池和OLED的功率有正面影響。

  任教授研究的重大意義在於,「現在很多發光材料都由大公司擁有專利,例如美國的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德國的Merck及韓國的三星等,我們需要研發由我們香港自主專利的材料。」

  她說,相關技術研究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器件的功率和穩健性,令產品更加耐用,及如何可以大量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我們目前已經擁有一些相關專利,現時我們的研究項目更成功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亦有業界對開發我們擁有的專利材料表示興趣,正商討進一步合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