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3月27日讯(记者 倪巍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080.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4%,降幅较前值扩大12.1个百分点,而去年全年为增长10.3%。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剔除春节因素,前2个月规模工业企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期持平略降。受访专家认为,部分重点行业利润的下降,及春节假期因素,是年初规模工业企利润下降的主因,预计本月工业利润数据将有所修复,但本季工业生产或仍续弱势。
朱虹分析,年初汽车、石油加工、钢铁、化工等行业利润明显下降,上述行业合计下拉整体利润增速约14.2个百分点,剔除上述行业后,规模工业企利润同比增长0.2%。另一方面,今年春节的移位,客观上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影响,且工业生产、销售增速的略有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利润的增长。
企业整体杠杆率仍微升
申万宏源债券首席分析师孟祥娟指出,量价因素对年初规模工业企利润增速的拖累较为显著。从“量”看,企业生产意愿偏弱,且春节的错位及基数的走高,均对年初工业产出指标带来压力;从“价”看,在翘尾因素与环保预期的推动下,本月而二季度的PPI同比增速或有所反弹,惟幅度有限,预计难以带动工业企盈利的回升。
前2个月,规模同业企业中,国企、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企利润总额依次为2223.7亿元、4936.9亿元、1773.7亿元和1889.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4.2%、13.5%、14.5%和5.8%。同期,采矿业、制造业利润总额分别录701.5亿元、5681.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6%和15.7%,惟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总额为696.7亿元,同比增长0.9%。
中诚信国际宏观首席分析师袁海霞观察到,近期PPIRM同比涨幅持续回落,其与PPI之间的“剪刀差”亦现走阔,“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价格的下跌,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工业企业的利润”。她并指,综合今年前2个月,工业、制造业等增速的双双回调,一季度工业生产或续弱势格局。
孟祥娟提醒说,工业企杠杆率整体仍续微升,除国企杠杆率下降外,股份制企业、私企杠杆率正持续抬升。她补充说,由于对未来需求和盈利预期持偏悲观态度,年初企业整体仍继续主动去库存,该格局料仍延续一段时间。
本月企业利润增速料修复
记者留意到,前2个月,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的行业有20个,持平的有1个,另有20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利润增长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9%;利润下降行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7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9%,汽车制造业下降4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34.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7.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3.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1.6%,纺织业下降11.3%。
宏观经济方面,孟祥娟认为,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犹存,政策放松的基调亦未有改变,综合年初数据判断,随着春节与基数等短期因素的转好,本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料有所修复,但全年看企业利润指标仍将延续偏弱格局。
宏观经济一些积极因素正在显现。袁海霞分析,从外部环境看,现时中美贸易磋商已获积极进展,中国经济运行的外部不确定性有所减弱,而美联储“偏鸽派”的态度,也加大了中国货币政策腾挪的空间。从政策层面看,宏观政策正边际宽松,政策面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料较去年有所加大,“当前市场预期的改善,将提振对经济的信心,这或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构成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