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南極圈活動的現場,騰訊系創業者在一起互通創業信息
大公司人才離職後,加入創業大軍,他們自發形成的「圈子」也逐漸浮出水面,並開始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立於10年前的「華友會」,最初是由俞渭華牽頭成立的一個QQ群,方便華為的前員工們交流和聚會。後來他沒想到,這個群裏聚集了上萬人,在全國還成立了20幾個分會和6個海外分會,會員中,超過75%的都是創業者。
為了給「華友」們提供更多發展機會,俞渭華開始嘗試運作更多線下「華友」活動,目前已形成多個品牌。比如每年一次的大型年會,每年兩次的「華友」創業論壇,每個季度一次的尋找「華友」合夥人專場,每兩個月一次的「華友」精益創業投資對接會,每月一次的「華友」創業項目路演等。
典型的「圈子」文化,如今在創業者中頗為盛行,騰訊有「南極圈」、「單飛企鵝俱樂部」,阿里巴巴有「前橙會」,網易有「離易」,百度有「百老匯」、金山有「舊金山」等等。騰訊離職員工群「南極圈」則直接商業化發展,定位為「創業投融資服務平台」。
南極圈創始人潘國華明確表示:南極圈以孵化器為根本,從投融資對接、媒體公關、獵頭、創業培訓、線下活動等五個方面提供服務,致力成為對騰訊人最有用的圈子。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圈子還頗受投資人追捧,因為圈子內的離職員工在大平台工作過,對行業的理解透徹,操作能力和團隊組織能力強,創業成功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