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美加大軍事部署及特朗普發出「最後通牒」式的恫嚇,敘利亞局勢驟然吃緊,一場大規模戰爭迫在眉睫。與近年來中東、北非歷次戰爭不同,敘利亞一旦開戰,將不再是大國或大國聯盟對一個基本不具還手能力小國的蹂躪,而將是西方與俄羅斯的直接衝突。有悲觀者甚至認為,敘利亞戰爭可能會引發世界大戰。
敘利亞局勢是否已經到了美法英與俄最後「攤牌」的地步?短期看,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中長期看,似難以避免。
從敘利亞國內局勢看,西方迫切需要發動一場軍事行動。在俄幫助下,敘政府軍已取得對反對派武裝的決定性勝利,巴沙爾政府站穩了腳跟,俄也挺直了腰板,此時若不及時進行軍事介入,西方有被「出局」的危險。至於說理由,隨時隨地都可找到,使用化學武器,或是種族滅絕等等,只要想打,便不愁沒有藉口。
但戰爭的可能性短期內很難成為現實。敘利亞戰與不戰,美與英法德等歐洲主要盟友各懷鬼胎,遠未形成牢固的反俄「作戰聯盟」。對特朗普的戰爭鼓噪,響應最積極的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其不僅聲稱已掌握敘使用化武的證據,還直接與特朗普通話,研討法美聯合軍事打擊的可能性。馬克龍雖然年輕,但野心不小,如果敘利亞一役能夠取勝,其將毫無懸念地上升為歐洲「領頭羊」,成為溝通歐美的「橋樑」。英國首相文翠珊也是主戰者,希望借助美軍敲打俄羅斯,出一口間諜事件的「悶氣」。但德國一直與四處點火的美國保持距離,對襲擊敘利亞極不「感冒」。默克爾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對敘軍事行動。即使英、法皆支持美開戰,但各自對特朗普的歐洲、北約政策也保持戒心。
對西方發出的戰爭威脅,俄實際上已退無可退,對敘開戰將不可避免地演變成與俄的軍事衝突。從烏克蘭事件開始,俄一直受到西方的制裁。不久前,因英間諜事件,俄更遭遇到逾百名外交官被驅逐、領館被關閉的空前報復,俄已被西方全面封殺。俄總統助理蘇爾科夫日前撰文稱,俄羅斯政治迎來「百年孤獨」,正是俄羅斯現實的生動寫照。俄對敘利亞戰爭不會退卻,因為對「對手」的妥協與忍讓,意味着美等西方國家對俄戰略生存空間的進一步擠壓。失去敘利亞,俄便失去了中東,失去了大國復興夢。美及其盟友真打算與俄鬥個「魚死網破」?
敘利亞戰與和,關鍵還在特朗普。但這位喜怒無常的總統,一會兒發「通牒」,一會兒反口,實在令人難以捉摸。正如其所說,攻擊敘利亞「可能很快,也可能一點也不快」,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