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將於下月六日開始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辯論,以反對派極端阻撓的態度而言,過程必將是一場惡戰。但要指出的是,當前建制派擁有絕對的主導權,只要能守住底線、保持隊形,反對派再多的拉布惡招也無濟於事。
為阻止議事規則的修訂,過去數月來反對派怪招頻出,又是動議驅趕記者及公眾人士離開議事廳,又是施展議會暴力阻止會議進行,兩個月來更兩度引致「流會」。為達到目的,兩周前還成立了所謂的「議會陣線」新組織,企圖以更極端的手段破壞立法會的正常進行。
數日前,「議會陣線」為首的數名議員,又提出多達十七項拉布動議,其中十二項為傳召政府問責官員進行質詢;更離譜的還在於,指控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財務委員會主席陳健波等五名建制派議員「行為不檢」、「違反誓言」,要求討論譴責,雲雲。
最應該被譴責的反倒來譴責他人,最應該被傳召的卻要傳召他人,反對派已不只是惡人先告狀,更是蠻橫無理到飛揚跋扈的地步。這種惡行除了再次證明修改議事規則的必要性外,也在映襯出「泛民主派」罔顧民意、說一套做一套的荒謬本質。
應當看到,阻止修規已經成了反對派的「頭等大事」,除了上述程序性拉布手段外,以後必定還會有其他更為極端的手段。會否再度上演大規模暴力衝擊議會大樓事件、再現垃圾桶爆炸案等,也是未知之數。但一如輿論所指出的,建制派手握絕對票數、得到民意的普遍支持,反對派縱有再多的怪招也無需憂慮,關鍵在於能否團結一致、能否做好必要的溝通協調。
事實上,像上周「造越位」成功、迫使反對派自食「流會」惡果的例子,便是十分成功的反制措施。建制派保持隊形,還怕不能「贏波」?